第886章 圣心如渊难揣测(上)
一顶又一顶的毡帐,如繁星般印在大板草原上,牛羊马驼静静地啃食着青草,牧民们悠闲地躺在草地上,哼唱着古老的牧歌。这里的天是蓝的,草是青的,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仿佛是一幕山水画。托灰山(套白山、巴林部驻牧地)下,一排排砖瓦房,与画中的山水颇有些不相称。顺治七年(1650年)清顺治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爱新觉罗·阿图下嫁巴林右旗第一代王爷色布腾时,从燕冀大地带来各种工匠三百余户,在托白山下建起王府,又围绕王府营建许多砖瓦房舍,当地人称其为“伊和板生”。“伊和”在蒙语中意为“大”,“板生”意为“房子”,故得名大板,这一带的草原也被称为大板草原。
因为娶了大清皇帝的亲姐姐,巴林部尤其是巴林右翼旗得到了清廷大量的赏赐,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茶叶铁器,还有大量草原上极缺的工匠,日子比周围的部落富庶许多。与其他部落建旗后各有牧地、分别放牧不同,巴林部右翼旗和左翼旗依然合在一起游牧,二旗亲如一家,让周围的部落不敢小觑。
“巴林”在蒙语中是阵地、要塞、哨所、军寨的意思,巴林勇士也素有勇猛之名。前不久清廷命巴林部出兵乌兰布通,归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世子和塔指挥,因为做了大清的额附,巴林右翼旗郡王塞布腾亲率一千五百勇士出征,不料在乌兰布通峰之战中吃了大亏,伤亡过半,这对总兵力不到五千的巴林部来说,可谓损失严重。此刻,大板的王府内,塞布腾正与左翼旗固山贝子满朱习礼商议莲花大可汗的劝降信。
“兄长,咱们巴林部受皇恩深重,万不可降卫呀!”满朱习礼看完信后急呼。
“我自然知道不可降卫,只是此番我部出征乌兰布通不利,足足伤亡了八百勇士,实力大损,如何抵挡卫军?要知道此次我们的对手可是伪汗本人”,塞布腾没好气地白了弟弟一眼。
“这~”想到莲花大可汗的威名,满朱习礼不由得噎住,想了会儿方期期艾艾地说:“听说翁牛特部投奔了阿鲁科尔沁部,不~不如咱们也往东北迁移,与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合兵一处。一根树枝易折断,一捆树枝抱成团,合咱们三部之力,应该能挡得住伪汗的大军”。说到“应该能挡得住”时,他的声音明显减弱,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此时的莲花大可汗已有一统草原之势,赫赫凶威令漠南诸部胆颤心惊,合三部之力是否真能挡住一代凶人,他的心里委实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