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卓索图侵掠如火(中)(第2页)
“大汗放心,奴才一定打出个样儿让您瞧瞧!”巴拜大喜,大凌河北岸之战,阿玉什、布达二将动作太快,等他赶到,卫军已经击溃了东土默特部,没捞到多少战功。此次终于有了立大功的机会!收到军令,立即带着三等苏尼特左翼侯滕吉泰、一等苏尼特右翼伯叟塞、二等阿巴哈纳尔左翼伯塞冷、二等阿巴哈纳尔右翼伯董夷思拉布、三等浩齐特伯朝尔诸将并一万骑兵呼啸着往西南方而去。
——
喀喇沁部的牧地在燕山山系七老图山脉的东北麓。七老图山,在蒙古语中是“七堆碎石头”的意思,位于喀喇沁部与直隶的交界处。
喀喇沁部的历史很古老,原先也算是卫拉特蒙古的一部分。元朝灭亡后,元代的哈刺赤军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哈剌赤牧户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被称为“喀喇沁”,归属于卫拉特蒙古著名的脱欢太师。脱欢去世后,归属脱欢之子也先。也先被杀后,喀喇沁部的孛来称太师成为当时蒙古强有力的人物,率领部众活跃于河套、宁夏和甘肃。其后,该部成为右翼蒙古永谢布部十营之一,达延汗时,永谢布部因发动叛乱被击溃,唯喀喇沁一营幸存。此后,达延汗的孙子巴雅思哈勒(昆都伦汗)成了喀喇沁部的领主。很长一段时间,该部的首领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可在与林丹汗的几次战争中,喀喇沁部的黄金家族首领因为在战争中被杀、被虏而所剩无几。原先附牧于喀喇沁部的兀良哈人避开了残酷的战争,在其首领的率领下归附后金,继续沿用原宗主部“喀喇沁”这一名称。此后,喀喇沁部的马鞭由黄金家族转入到兀良哈人手中。
整个卓索图盟,如今只有东土默特、喀喇沁两部四旗。不过,喀喇沁部的人口比东土默特部多,说是两旗,其实当年降清时,喀喇沁部的三位首领固鲁斯布齐、万丹卫征、色棱各有部众,只是因为万丹卫征是固鲁斯布齐之弟,才被编为同一个旗。历史渊源流长,如今的喀喇沁部依然是三股势力。固鲁斯布齐的长子图巴色棱继承了父亲的多罗杜棱贝勒爵位,统领喀喇沁右翼旗;万丹卫征的儿子额琳臣继承了父亲的一等塔布囊封号,成为右翼旗中与图巴色棱并列的存在;色棱的次子奇拉特继承了父亲的镇国公爵位,统领喀喇沁左翼旗。三人都与清洲皇室联着姻,可彼此间也常有小矛盾。不过,一旦遇到外敌,还是能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毕竟都是兀良哈人的后裔、有着共同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