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移营桃山布驼城(第3页)

 他想追击,又怕中诡计,正犹豫着,鳌拜上前说道:“王爷,伪汗这是伏击不成、想与驻守桃山的卫军会合,借山势与我军对垒。桃山虽险,可毕竟他们尚未扎营,可集全军之力尾随、寻机破敌”。

 “可我军对和尔博勒津的地形不熟悉,孤担心有诈”,罗可铎有些不放心。

 鳌拜微微一笑,“此地皆是平原,敌人的动向一目了然,纵使有诈,也只能是在山中。只要我军不入山,谅伪汗也无计可施。移往桃山后,您可命主力与敌对峙,遣偏师扎营,必要时据营寨坚守,如此便不惧奸谋”。

 “嗯,此策可行”,罗可铎依鳌拜之计命全军尾随敌人往桃山移动。

 见清军尾随自己而来,莲大可汗倒是不慌不忙,指挥全军列阵、缓缓而行。临战移营最考验军队的战斗力,好在卫军乃是百战强军、训练有素,移动途中仍能保持严整的阵形,令尾随的清军无机可乘。

 “卫军真强军也!难怪能成我大清之劲敌!”见卫军移动得有条不紊,即使是历经无数血战的老将鳌拜亦不禁称赞。罗可铎叹了口气,“本以为移营会是个机会,不料竟无从下手。伪汗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伪汗颇善用兵,移动时军阵不乱,无懈可击。末将以为不可急躁,须耐心寻觅战机。待会进入桃山,您可以主力列阵接敌,遣偏师扎营。只要营寨扎成,我军便可攻可守、立于不败之地矣”,鳌拜禀告。

 “嗯”,罗可铎应了声,不敢追得太近,下令哨骑抵近侦察,全军与卫军保持二十里距离、列进攻阵形尾随。

 乾元十八年(1661年)二月六日未时二刻(下午一点三十分),卫军中军抵达桃山脚下。

 “布驼城!”跨坐于枣红马上的莲大可汗虎躯一震,狞笑着下达军令。

 “哼哧哼哧哼哧”一匹匹双峰骆驼在卫军御手的指挥下趴伏于地,口中呼出悲哀的哼哧声,任军士们将其手足缚牢,用木桩固定绳索,直至无法移动为止。这种比战马大得多的庞然大物在中原不多见,在草原上却是司空见惯。此次南征,大可汗的军中有数千峰骆驼,平

时协助运输重物,战时可以“筑城”。卫军勇士抬起箱垛,架于固定好的骆驼背上,再蒙上湿毡,环形排列,便成临时城池。这种战术据说是大可汗从明军的车阵、欧洲的车堡战术中获得的灵感。虽然没有车阵、车堡坚固,可胜在简易快捷、耗时少。

 未时七刻(下午两点四十五分),清军追至桃山下时,卫军的驼城居然已有了雏形。

 “这这这”见卫军居然能以骆驼为城,平亲王罗可铎不由得慌张起来。

 “王爷,咱们小觑了伪汗。不可使其成功筑城,请速命骑兵击之;此外,可令李茹春部扎营,以防不测”,鳌拜依然镇定,只是面色阴沉得可怕。

 “骑兵出击!”罗可铎咬牙下令。乌库礼、席特库、喇哈达诸将闻令率骑兵杀向正在筑城的卫军。

 “命尔嘎朗、纳噶特、乌日根达莱、布和阿尔图、巴噶班第率部迎战;塔尔浑指挥火器营架好炮铳;恩和巴图、鄂克绰特布部充当预备队,其余诸部从速布城”,早有准备的莲大可汗呵呵一笑,镇定自若地下令。骑战,他是不怕的。虽然他的兵马略少于清军,可骑兵数量却比清军多。和尔博勒津虽然是山区,可山脚下皆是草原,利于骑兵。

 不过,因为要留兵驻守桃山,还要布驼城、架炮、护卫中军,此时卫军用于骑战的骑兵数量其实与清军差不多,皆是三万。两军相逢勇者胜,天下的蒙古铁骑与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将士凶狠地碰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