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攻守之势生变化


 迁都之事虽已议定,可若等拉萨的文武百官来到沈阳,估计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在此之前,需扫除关外的满清残余势力,为朝廷营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莲大可汗命皇三子楚王宝音、鲁国公额尔克领兵一万二千驻守沈阳和奉天府其他地区,命降将、锦州总兵王国泰领兵八千由沈阳南下,攻打奉天府南部;命漠南万户长巴拜、抚顺总兵马成勋、萨尔浒副将石琳领兵一万东进,攻打抚顺、赫图安拉、萨尔浒等地。马成勋、石琳俱是降将,善于使用降将的莲大可汗给他俩升了官,又将在沈阳抓获的二千多俘虏编入他俩的部下,令两人麾下降军的数量达到五千,为防范他们降而复叛,特意命巴拜率五千蒙古骑兵裹挟着这支降军东进;命皇五子毕力根达来、准噶尔万户长乌日根达莱领一万骑兵由沈阳东北方向前进,攻打铁岭、三万卫(开原);亲率二万五千骑兵由沈阳西北方向前进,攻打都尔鼻城、科尔沁左翼前旗,复与毕力根达来约定在科尔沁左翼后旗会师。

 为了加强对辽东的治理,大可汗下令设置辽东行省,任康绒布政使萨拉勒图为辽东巡抚、明朝降官尹三聘为布政使、山西按察副使张弘俊为按察使;又任叶尔羌按察使巴雅斯古朗为康绒布政使、叶尔羌参军伊库里为叶尔羌按察使。这些官员中,尹三聘是新近才归顺的人材。此人颇有气节,另一个时空,他得知永历帝父子为吴三桂所害,悲愤至极,落发为僧。事实上,随着明朝永历皇帝南狩缅甸,一大批明朝官员投奔大卫,让大卫国得到不少人才。除了尹三聘,永历朝大学士扶纲投卫后被授兵部右侍郎一职,虽只是个虚衔,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即将大用的先兆。作为穿越客,苏勒坦听说过扶纲在另一个时空的事迹,出身夷族(布依族)的他,中了大明的进士,清军入关后,追随永历帝死都不肯降清。后听说永历帝遇害的消息后,他遣部属携永历帝骨骸返回自己老家贵州都匀,并叮嘱儿子扶瑶,不得泄露是永历陵,待时局稳定后,再“竖碑以祀”。如此忠臣,怎能不用所以任其为兵部右侍郎,带在身边参赞军机。

 ——

 “什么!罗可铎、鳌拜、乌库礼、喇哈达、瑚里布、席特库、张勇他们全部战死了朕派往辽东的大军全军覆没”北京乾清宫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听兵部满尚书明安达礼禀告了和尔博勒津、锦州等战役的情况后,惊得差点没从龙椅上跌下来。

 “皇上,恐怕情形还会更糟。锦州失守后,我军在辽东已无重兵,盛京恐怕守不住矣!”索尼老态龙钟地说道。

 “盛京不!此乃我大清龙兴之地,绝不可以丢!”年轻的皇帝闻言激动得叫起来。

 “皇上,锦州失守后,大清与关外的陆上联系便断了,只能通过船只联系。奴才派人乘海船渡海察探,据金州巡检司衙门说,金州、复州、盖州、辽阳目前仍在大清手中,卫军正在攻打盛京、形势危急”,遏必隆说道。

 “卿等都议议,该怎么办”顺治帝将球踢给了大臣。

 “奴才以为当派水师运马步兵至金州,再由金州驰援盛京”,保和殿大学士额色黑出个主意。

 “奴才附议奴才附议奴才附议”明眼人都知道锦州失守后,盛京的陷落是迟早的事,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法子可以救援盛京,见有人提出建议,纷纷附议。附议者,不用担责耳!

 顺治帝却没理会他们的附议,将目光放在两位发须皆白的老臣身上,首席大学士兼议政大臣范文程、太保兼中和殿大学士冯铨。这两位本已致仕在家,国家危难之际,顺治帝又将他们从家乡召了回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多听听老臣们的建议,总没有错。

 冯铨似乎没有察觉皇帝热辣辣的目光,眯着眼,不发一言。

 范文程开了口,“臣以为由海路救援盛京意义不大。且不说调拨战船需要时间,兵又从哪里来信王爷率大军正在攻打大同、达素领军救援西安,剩余的京畿驻军精锐大多由平王爷带去了辽东,如今能抽调的只有新组建的三万绿营,彼辈刚组建不久,难堪大战,如何能担此重任皇上,当前最重要的是守住山海关,若让卫军入了关,京师危矣!听说山海关营精锐大半已经葬送在辽东、总兵冯铎仅率八百骑逃脱,须立即派兵增援才是”。

 听他说北京已经无兵可派,顺治帝不由得脸色阴沉。又听到总兵冯铎仅率八百骑逃回,愈发恼怒。那么多满洲将领殉国,尔冯铎凭什么独活为什么不为大清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