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风雨起几多来回(下)(第3页)

 ——

 汉城昌德宫,朝王李棩客气地送走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派来的使者、骁骑校萨布素,召来众臣商议。那使者举止儒雅,显然出身名门,说出的话却隐隐含着杀气,“尔国乃大清藩属,西番悖逆,出兵出饷助战方是封藩本分。大清原不缺些许助力,不过欲观尔国之忠奸耳。何去何从,王自思之”。

 虽然知道区区几场战役改变不了大局,清国在辽东仍处于劣势,清使的话虚张声势居多,但想起萨布素那胸有成竹、杀气腾腾的样子,李棩依然觉得心里发毛,问道:“刚与卫国缔结同盟,卫军便败了。如之奈何”


 “殿下,我朝方与卫国结盟、出兵助战,骤然背盟,有失信义,且卫军虽小挫,在辽东仍占优势。不可答应清军的要求,否则必有后患”,领议政郑太和是朝卫联盟的缔造者之一,出言反对。

 “领议政所言差矣,所谓盟约,其实是乱军胁迫所致,出兵助战的并非我朝军队,而是明朝遗民。虽然在辽东卫军略占优势,可清国地大物博,国力远胜卫国,联清抗卫方是上策”,右议政元斗杓一向亲清,见众人不吭声,又加了一句,“吾闻那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凶残狠辣,连野蛮的罗刹人都怕他。若不允,必兴兵至汉城。何以拒之”

 此言一出,众人悚然动容。

 “臣以为辽东的藩胡(朝鲜对女真的蔑称)如今被断了与直隶的联系,占据的多是些苦寒之地。他们最想要的是粮草辎重,对朝鲜出不出兵助战,其实并不在乎。因此只需提供些钱粮物资即可,并不需要出兵助战”,左赞成宋时烈镇定地说。

 “嗯,左赞成所言有理”,李棩连连点头,叹道:与清议和之事便交由右议政负责”。

 “臣定当尽力!”

 元斗杓欣然领命,他一向亲清,与巴海之父沙尔虎达亦有些交情。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朝鲜暂不出兵助战,但须向清军提供鸟枪三百杆、刀盾五百具、弓箭五百副、铠甲三百套、大米两百车、土布五百匹、银三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