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卫军入驻布特哈(下)(第3页)
“唉!朝廷拨给的军费有限,此次本帅只能建三座军堡”,鄂尔罗斯摆了摆手笑道:“宜卧奇乃是布特哈都千户府府治,自然要建堡,且要留兵五百辅以三百达斡尔勇士镇守;呼玛扼着黑龙江水路,且我军可以由呼玛渡至黑龙江东岸讨伐仍然忠于伪清的部落,实是军事要地,亦建堡一座,留兵三百、辅以三百鄂温克勇士驻守;萨马基尔副都千户的领地扼着哈剌温山山口,且有明朝时留下的额克卫旧城,将旧城维修一下便是军堡,方便易行,亦建堡一座,留兵二百、辅以三百鄂伦春勇士驻守。诸位以为如何”
一句“诸位以为如何”表面上看是在征求首领们的意见,实际上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各部首领都不是傻子,没人愿意与大帅唱反调,纷纷附和叫好。
鄂尔罗斯很满意,都说索伦人桀傲不驯,如今看来对大卫顺得很,自己这趟差使倒是容易完成,乐呵呵地笑道:“防范罗刹人的事便先这么着吧,此次大汗命人沿黑龙江而下讨伐伪清和仍然臣服于伪清的索伦、女真部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帅虽然带了些粮草来,可黑龙江那么长,一点一点地打,不知需要多久,不多准备些恐怕军粮会吃紧。诸位去赫图阿拉朝见大汗时可是表过态愿意提供军粮的,此事便拜托了”。
“这”首领们面面相觑,他们去赫图阿拉朝见莲大可汗时的确向大可汗表过忠心,说如果卫军进入他们的领地攻打清军愿意提供军需给养。可那都是说的漂亮话,原以为天寒地冻的,卫军暂时不会来。没想到大汗真派了兵来,布特哈一带虽然土地肥沃,可连年向满清供貂服兵役、沙俄军队又屡屡袭扰,各部的日子并不富裕,要拿出大批粮食给养来,着实有些舍不得。
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人”!斩杀了清廷的布特哈总管没了退路、又与卫国的将军们结了“亲家”,达斡尔人首领、布特哈都千户长肯哲乌勒第一个表起忠心,“我愿意提供给大军一百头牛、五百只羊、三百车麦子……”
他一带头,昂噶察、乌木布勒岱等其他达斡尔部首领纷纷跟随、出钱出物。鄂温克部首领杜拉尔、阿满泰,鄂伦春部首领萨马基尔、那哈塔、巴依给日,巴尔虎部首领必勒格、阿尔斯愣、恩和森亦纷纷慷慨解囊。彼此之间憋着劲,谁也不想给万户长大人留下小气的印象。
“好好啊本帅一定会将诸位的忠心上报大汗!”鄂尔罗斯喜得眉飞色舞,又趁热打铁道:
“除了粮草物资,各部的勇士也要组织起来,随我出征。放心,出征的将士皆可得到朝廷的军饷,立功有赏,战死或受伤皆有抚恤”。
打仗,索伦人是不怕的。首领们商议过后,决定巴尔虎部出兵两千五百、达斡尔部出兵一千、鄂伦春部出兵一千、鄂温克部出兵五百助战。听到这个数字后,鄂尔罗斯愈发欢喜,他的本部六千兵马,留下一千守卫新建的三座军堡,再加上这五千助战的索伦兵马,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一万人。更妙的是,这些索伦人骁勇善战,是极好的兵员,有他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还有更欢喜的,达斡尔人首领肯哲乌勒忽然起身说道:“驻守海兰泡(布拉哥维申斯克)的达斡尔将领贝保、齐诺、布尔赛等是末将同族,愿派人劝说他们归顺大卫”。
“哎呀,海兰泡可是军事要地,如果能不战而得,本帅定要向大汗禀明您的大功!”鄂尔罗斯开心地摸起大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