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修书立碑抚远人(上)(第2页)

 布达欢喜起来,吵闹着要与状元郎义结安答。他可不是什么莽夫,知道对方家世了得,如果能结为安答,等于是给自己在朝中找了棵大树依靠。阿海其实知道对方的小心思,可多个朋友多条路,能与一个伯爵结交也不是什么坏事,欣然同意。两人便于行军途中拜了把子,感情迅速升温。布达虽是主将,却对阿海言听计从,直将他当成了诸葛再世。


 转眼间便抵达奴儿干城,这座城已经荒废,城垣残破、长满野草,当年明朝修建的衙门和兵营旧址依稀可见,不过只剩些遗址。

 布达一边命部下修整城墙、衙门和兵营,一边问阿海:“安答,你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安答,我看应该先礼后兵,给周围的部落写信,看看哪些部落愿意归顺大卫,哪些不听号令,然后再分而待之”,阿海沉稳地说。

 “不知安答可识女真文”布达挠了挠头问。

 “小弟通晓五种文字,对女真文略知一二”,阿海笑着说。

 “安答大才,这劝降信便请由你执笔”,布达请求。

 阿海也不推辞,一封用女真文写的劝降信须臾而成,文曰:“大卫敖汉伯布达致书于奴儿干诸部长:我朝盛德无极,万国咸归。本伯奉汗命来此,非为厮杀,实闻诸部衣食之艰欲博施而济众耳。圣主存心天下,布恩施惠,惟愿八方之民无一饥寒者。莲慈悲,播于九州,仁德所至,悦近而服远。尔等当念圣恩博大,率部来投。归顺者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食布米,不从者悉听自便,不以为仇。乾元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真正的英雄绝不会因为完成任务而止步,他们总是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阿海《奴儿干见闻录》。

 完成了莲大可汗的军令后,卫军主帅鄂尔罗斯便着手布置黑龙江南岸的防务以切断宁古塔清军退路。他亲自率两千精兵在撒尔忽卫驻扎,与驻守伯力的霍博克赛里将军札木毕成犄角之势;又在木鲁罕山卫、友帖卫、扎岭卫各留兵一千,择要害而守。这位万户长并未停止征服的脚步,他还渴望建立更大的功勋,命敖汉伯布达领兵二千并虎尔哈部降兵一千五百,前往奴儿干(今特林)招抚黑龙江以北、入海口附近、苦兀岛的虎尔哈、使犬部(赫哲)、雅库特(鄂温克)、使鹿部(鄂伦春、奇勒尔)、费雅喀等部落。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揣测上意,朝堂早有传闻说大汗想在北方增设三个行省:吉林布政使司、宁古塔万户府、奴儿干万户府,如今吉林乌拉、宁古塔之地尚在清军手中,如果自己率先将奴儿干地区掌控在手中,必将引得龙颜大悦,加官晋爵指日可待。

 “因为要留下重兵镇守黑龙江南岸要塞,本帅只能给你这三千五百兵马,却要征服如此广袤的土地,你可有畏难之感”军队出征前,他笑呵呵地问布达。

 “大帅给机会让末将立功,末将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会畏难”布达昂声回答。

 “嗯,虎尔哈首领托黑科熟悉黑龙江下游的风土人情,有事记得向他请教,对那些塞外部落,要以安抚为主、武力为辅,本帅再给你一批物资,尽量多招募些当地部落的勇士为我军所用”,鄂尔罗斯笑呵呵地面授机宜。

 “多谢大帅指点,末将定不辱使命”,布达的声音在风雪中飘荡。

 ——

 因为哈尔蛮、奴儿干、哥吉河、野木河等地的野人女真部落已经归顺大卫,前往奴儿干的道路畅通无阻。闲来无事,布达坐于战马上问托黑科:“托黑科首领,您熟知本地风土人情。听说这奴儿干曾是奴儿干都司所在,明朝时曾经十分风光,您可知当时情景”

 “回伯爷的话,听老辈人说这奴儿干都司乃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所建,明朝曾派官员和军队驻扎,最盛时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辖区东邻大海,东北到库页岛,西至斡难河(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十分壮观。只是明末已经废弃”,托黑科笑着说。

 “我一直以为汉人懦弱,没想到明朝的皇帝如此有气魄,居然将国土扩展到如此之远!”布达连连感叹。

 “扑嗤”忽闻一声笑声,却是随征的工部员外郎阿海。阿海出身于蒙古大贵族世家,其父是莲大可汗少年时的玩伴、二等鹰娑川侯罗卜藏。罗卜藏英年早逝后,大可汗让其长子巴济巴布袭了二等鹰娑川侯爵位,封次子札木毕为三等山阴伯、霍博克赛里将军。巴海与两位兄长偏爱习武不同,最喜欢读书,年经轻轻便中了大卫国的状元,官居正六品工部员外郎。此次鄂尔罗斯率军出征,大可汗有意栽培故人之子,命其随征,立下功劳好大力拔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