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寂静处几点波澜(中)
朱宣自以为兵力与清军相差不大,却不知自己的部下多是战力不强的乌合之众,战力远不能和清军相比。
乾元十九年(1662年)秋,双方首战于青神县北郊。初始明军凭借血勇,挡住了清军的进攻。可青神县北郊和中部为岷江冲积而成的平地,十分利于骑兵。王一正将军中骑兵集中起来冲锋,步兵尾随其后。狂乱的马蹄迅速冲乱明军的方阵,随后的掩杀更是让他们溃不成军。此战,清军斩杀明威远伯杨国明、安乐伯杜学、内江伯武国用、将军杨有才、陈安国诸将,歼灭明军四千。
“斩王之功便在今日,尔等当奋勇杀敌,朝廷不吝封赏!”大胜后的王提督朝部下兴奋地高呼。在立功受赏的刺激下,清军各部如同打了鸡血般疯狂,朝青神城发起猛攻,形势愈发危急。
“事不可为矣!船只已经备好,请殿下立即撤往涪州”,兵部尚书欧阳直再次恳求。
“唉!也只能如此了”,朱宣叹了口气,在锦衣卫指挥使秦有功、将军刘耀的护卫下,连夜乘几十艘小船沿大江(长江)而逃,欲前往涪州。船队行至嘉定州江面,被巡逻的卫军水营所阻。问明来意后,希望利用庆符王政权牵制清军的大卫国四川巡抚阿苏木不仅命人放行,还给了败军一些粮草军械。
此时明石柱宣慰使马万年、酉阳宣慰使冉奇镳、仁寿侯谭诣、忠州侯谭弘正在攻打重庆,朱宣的船队行至永川附近时,得到了马万年部的接应。
见庆符王亲临,奉命待在马万年军中联络的明礼部右侍郎沈荀蔚欣喜若狂,忙领着马万年、冉奇镳、谭诣、谭弘等人接驾。
“臣等参见殿下”,诸将恭敬地下跪行礼。
“诸卿平身。国势危如累卵,诸卿舍身忘死扶保国祚,实大明之福耳!”见他们礼数周到,朱宣心中感动,温言抚慰。
“殿下勿忧,我等部下皆是敢战之男儿,清虏若敢来,定让彼等有来无回!”马万年对自己麾下的白杆兵十分自信,慷慨陈词。
朱宣亦听说过石柱、酉阳白杆兵之名,闻言心中安定不少。马万年遂命屯兵于壁山,默默地等待清军。
——
敢战的并非中只有白杆兵,王一正连战连捷后立功心切,命参将冯可友、游击杨辅鼎、都司张奎领兵四千守卫邛、眉二州,自率万余大军沿雒水(沱江)、大江(长江)奔赴重庆,抵达江津后闻明军屯兵于壁山,复往壁山而来。
“这便是重璧山闻此山‘山出白石,明润如璧’,果不其然!”王提督心情极好,用马鞭指着远处的重璧山说道。
“大帅,壁山因重璧山而得名,此地不仅风景好,美食亦是一绝。南河中的七星鱼、红梢鱼、青剥鱼为历代贡品,鲜美可口呢”,总兵梁加琦媚笑着说。
“嗯,等本帅荡平伪王,定让人多采买些江鱼犒赏将士!”王一正哈哈大笑。
“伪王已是穷途末路,是否通知程总镇和王总镇合兵共击之”梁加琦请示。
“没有重庆驻军相助,难道本帅便荡不平区区几个残兵败将吗”王一正不悦。他连战连捷,正是心气儿高的时候,不愿意分功给驻守重庆的重夔镇总兵程廷俊、建昌镇总兵王明德。
“大帅说的是,以我军之武勇,实不必通知重庆驻军”,梁加琦知道失言,慌忙逢迎。
王一正回嗔作喜,用马鞭指着壁山斜谷处的明军营寨曰:“待会儿战鼓一响,诸公皆当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