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战宁朔围剿吕梁(下)


 “吕梁山西邻陕西、东接汾水,地域甚广,有芦芽、云中、关帝、紫荆、龙门诸山皆称雄奇,卫军入寇山西后,从偏头关至岚县之地尽为所夺,恐怕不是那么好打的吧”,尚善斜瞥了眼白如梅,缓缓开口。

 白如梅脸一红,知道上回自己支持李好贤的建议由朔州转攻宁武关没能成功,贝勒爷已经不太相信自己。将心一横,大声说道:“下官此前已令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潞安营参将刘景山、泽州营都司黄绍炅率一万两千精兵讨伐清源、交城、文水一带的贼寇,屡败贼众。此次下官愿亲领抚标南下、与察哈泰一北一南夹击吕梁贼,若不能成功,当自行向朝廷请罪”。此言一出等于是立下了军令状。

 尚善微微颔首,“既然如此,本帅便拨给白抚院一万精兵南下”,又谓太原镇总兵李好贤和诸将曰:“李总镇领兵一万将宁武关围住。其余诸军于宁武关北部埋伏,若朔州的卫军敢救宁武,围而歼之”。

 “嗻”诸将领命。

 尚善将经历残酷的攻城战后剩余的三万七千清军分成三股,一万南下讨伐吕梁贼,一万包围宁武关,最精锐的一万七千兵马埋伏于宁武关北部围点打援。之所以判断朔州的卫军会救援定武关,是因为他听说守武关守将是伪辽王苏穆尔的儿子,估摸着伪王不会不救自己的儿子。

 ——

 岢岚山,吕梁群山之一,山中植被茂盛,红、黄、橙各种颜色的落叶铺在山道上,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如一条条五彩斑斓的地毯,山西绿营的一万将士便在这五彩斑斓的地毯上行军。为激励士气,山西巡抚白如梅亲自走在队列的最前面。

 “抚院,吕梁群寇虽然战力不强,可数量众多、分布于群山之间,我军只有一万,想荡平吕梁贼,恐怕不易呢”,心腹抚标营参将高国盛有些担忧地说。

 “无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讨平了那个葫芦王,群寇必然丧胆,破之不难”,白如梅骑于马上抚须微笑。

 “可是抚院,吕梁山甚是宽广,若葫芦王见势不妙率部众逃遁于山间,恐怕未必能抓得着他”。

 “呵呵,汝多虑矣。老葫芦舍不得他的一亩三分地,这么多年了,汝什么时候见他离开过交城”白如梅哈哈大笑。

 “葫芦王”指的是横行于吕梁山脉东麓的大贼头任亮,因其以东葫芦川三座崖为主寨,所以得了个诨号:葫芦王”。此人在明末义军中资历极老,早在天启六年便上山落草,在另一个时空,一直坚持到康熙十年十月方才被清军剿灭。与别的义军首领想当皇帝不同,他胸无大志,只想割据家乡交城一带做土霸王。当年,他与王刚、贺宗汉、王之臣等人联手在交城西北山区的“三座崖”立下大寨,又带领本地悍匪王堇英、郭彦、王全、巴山虎等,弄出诺大声势。因为是本地人,熟悉地利,深得民心,所以能多次挫败明军围剿,扎根于交城。李自成被清军击败退往陕西后,三座崖义军大多跟随李自成撤退,偏他舍不得家乡的一亩三分地,留下来继续做土霸王,清军打过来后,畏其兵锋受了招安,被调往山东围剿农民起义军。可清廷并不信任降军,深感憋屈的他听说老家交城爆发反清起义后,干脆弃官逃回交城参与反清,凭借在义军中的威望和资历,成为交城反清义军的首领。

 “抚院说的是,那老葫芦的确舍不得离开老窝,是末将多虑了”,高国盛点头称是。

 ——

 很快,清军便翻越岢岚山,直抵岢岚州城。岢岚知州本是清朝降官,卫军打过来时见卫军势大降了卫,如今清军打回来见清军势大又二话不说降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