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破城何惜降军命(中)(第2页)
“开炮!”奉命守正阳门的满洲老将明安达礼下达军令。即使受到卫军火炮压制,他还是想方设法在城头藏起一些火炮,待卫军进攻时发挥作用。
“轰轰轰”突然出现的炮火给进攻的降军造成很大的杀伤。
徐文焕清楚地看见一辆楯车被击中裂开,后面的几名士兵被碎片射得东倒西歪。他咬了咬牙,下令部下加快速度。为了活命,俘虏们加快脚步,进入了弓箭的射程。
“嗖嗖嗖”城头上箭如雨下,很多人被射倒在地。
有士兵禁受不住,向后逃跑,却被一名督战兵发现,挥起手中刀,“呼”又快又狠,只一刀便要了逃兵的命。
见后退必死,俘虏们也只能壮着胆子向前。终于有人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与守军展开激战。“莫杀吾,吾是广东饶平镇的,战败被俘后被他们逼着攻城,自己人自己人”,有俘虏朝面前的几名清军解释,想临阵倒戈。却听“噗”的一声,正听他解释的那清军举枪凶猛地一刺,送他见了阎王。两军交战,想阵前倒戈,谈何容易!
明安达礼
又砍倒一名降军,六十多岁的年纪依然勇猛不减当年。他斜眼望去,发现护军参领杭奇一人独战三名卫军,不但不落下风,反而杀得对方手忙脚乱,片刻工夫便连诛三人,不由感叹,“吾原以为这些觉罗(宗室)养尊处优惯了,没料到武艺竟如此了得!”
杭奇是镶白旗的一名闲散觉罗,不久前才被擢为实际领军的护军参领。仿佛是感应到明安达礼在打量他,他朝老将军微微一笑,继续抡起大刀杀敌。
伤亡委实太惨!仅仅两日,徐文焕部一万人马便伤亡四千,他想撤下休整,却被宣有才一口回绝。
“哼!大汗命吾等十日内破城,莫说尔部尚有六千能战之士,即便是打光了,汝一个人也得给本镇往里填!”宣总镇的声音冰冷无情,令徐文焕从头凉到脚、不敢有半句异议。
所谓两万俘虏有大用处,自然指的是充当攻城所用的消耗品。满口慈悲为怀的莲大可汗其实并未将降军的性命放在眼中,只是眼下宣有才、张玮、周有德三部伤亡过重难以再战,正好拿这批俘虏补充战损,好让降军有力量继续攻城。他从二万俘虏中挑出一万最强壮的给三员降将补充战损。命蓟州总兵宣有才率八千降军、一万战俘继续攻打正阳门;通州总兵张玮部七千降军继续攻打安定门;山东巡抚周有德部六千降军继续攻打朝阳门;又命纳噶特、巴拜、什喇布、鄂克绰特布、布和阿尔图、伯布什各带五千兵马分别攻打崇文门、东直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皇太子卓力格图处有消息传来,尽管他和梁国公巴尔思费尽心思想拖延大同清军回援北京的时间,可救主心切的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亲王多尼还是命贝勒尚善率部份兵马留守山西,自己则率二十万大军回援京师,估计再有十日,大同清军的前锋便能抵达北京附近。这是大可汗最不愿听到的消息,思忖再三后,决定派赵王毕力根达来、辉特万户长满都拉图、准噶尔万户长乌日根达率三万精兵在北京西部堵截。以三万阻拦二十万清军精锐,千钧重担压在年轻的赵王身上,苏勒坦知道儿子的压力极大,临行前拍着小五子的肩膀鼓励道:“无论如何也须坚守十日。咱们家是定鼎天下还是割据一隅,全靠尔矣!努力哉!”(《卫太祖本纪》:“清军还大同,太祖抚赵王肩曰:‘须守十日。天下抑或一隅皆在尔身!努力哉!’”)
时间紧迫,大可汗给诸将下了死命令,十日内必须破城。此次虽然仍以宣有才、张玮、周有德部降军作为攻城主力攻打正阳、安定、朝阳三门,但其他各门的卫军也须发起攻势助攻。他仍将正阳门作为攻击的重中之重,将自己的三万余中军布置于主攻正阳门的宣有才部之后。
“轰轰轰”“轰隆轰隆轰隆”连绵的炮声在正阳门附近的城墙周围炸响,不时有炮弹击中城墙砸出巨大的弹坑,也有霰弹在城头上绽放射杀守军。
“呸!大卫国还真是阔绰,莫非炮弹不要钱”大卫国蓟州总兵宣有才骂骂咧咧地啐了口唾沫。根据经验,炮声一停,中军便会升起进攻的号旗,他便又得带弟兄们攻城。太惨了!这一个多月,八千部下足足死伤一半,若不是休整了十日且又补充了四千俘虏,实在是无力再打下去。即便如此,心中仍不免有怨气,他不敢直接埋怨莲大可汗,只能借着嘲讽卫军炮营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