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有军队方有大清(第2页)

夜已深,躺在行军床上睡不着的多尼索性披衣起身准备巡营,忽有亲卫来报,“王爷,杜兰贝勒和佟督宪求见”。

“哦,快请”,多尼若有所思,正襟危坐,王威赫赫。一老一少连袂而至。年老者六十余岁,白发飘飘,苍白的容颜散发着病态,正是宣大总督佟养量;少的其实也有三十多岁了,正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贝勒杜兰。这一老一少实际掌控着大多数的满汉军队,一举一动代表着军方的态度。

“两位见孤可是对战局有什么想法吗”多尼温和地问,命亲卫奉茶。这位亲王生性儒雅,虽在军中仍备有香茗。

杜兰用眼神示意佟养量。佟养量轻咳一声,缓缓开口,“王爷,我军大败,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眼下实难挡住卫军的攻势。不如不如撤回宣府整兵再战”。

多尼听完神色大变。所谓撤回宣府整兵再战,等于是不再救援京师,这置皇上安危于何地若是皇上怪罪,自己多少颗脑袋都不够砍的。不由得拍起桌案,“大胆!京师外城和内城已被攻破,皇上望眼欲穿地盼着吾等率军救援,撤回宣府乃是不忠!佟养量,汝是要孤做不忠之人吗”

似乎是被王威所慑,佟养量慌忙告罪,“奴才不敢”。这声“奴才”听着蹊跷,看似惊慌失措所发,却让信亲王心头剧震。根据清朝礼仪,满洲官员见亲王并不自称“奴才”,只在面对皇帝时才使用“奴才”的称呼。这佟养量冒失的一句“奴才”简直是将孤架在火上烤啊!多尼竟然沉默了,似乎并没有听清那两个字。

有门儿!冷眼旁观的贝勒杜兰大喜。作为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颖毅亲王萨哈璘第三子,从小锦衣玉食的同时也接触过各种血雨腥风,政治经验相当丰富。想当初皇太极驾崩,伯父硕讬与大哥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被谴谪处死,他也受了牵连被废黜宗室资格,直到顺治六年(1649年),才被恩封为贝勒,顺治帝亲政后又被任为议政并授予右宗正之职。看着宠信,可他却清楚,皇上与对多尔衮怨念极深,自己虽非多尔衮心腹,但伯父硕讬、大哥阿达礼当年谋立过多尔衮,自己的爵位也是在多尔衮手中恢复的,保不齐哪天便会被划为多尔衮一党清算。因为总觉得头顶上悬着一把刀,这位贝勒爷作战十分勇猛,希望能凭借军功自赎,如今见多尼兵败,心思又起了微妙变化,正色说道:“叔父的忠心,侄儿和八旗将士皆是知道的。只是眼下军心已失,不撤退必败。将士们已经尽力,请王爷替大清保住这支大军。有军队方有大清!将来若皇上责怪,侄儿愿与叔父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