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板荡依然有诚臣(下)(第3页)

 众将面面相觑,眼瞅着喊杀声越来越近,文烩叹了口气,谓朱之锡道:“末将愿随总河死节,只是谈游击的两位兄长皆已战死,请为谈氏留个后”。

 “不!末将亦愿随总河死节!”谈祉不肯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汝速走,此乃军令”,朱之锡怒瞪谈祉,见其仍不肯走,又加了一句,“总得有人活着,将吾等的事迹报于朝廷知”。

 听了这话,谈祉方才洒泪告别。

 卫军入城,城内的清军大多逃散,惟有北城一带,朱之锡、文烩二人领着三百多军士死战不降。牛万才谓贺元魁曰:“贺兄弟,咱们战了多日,终于遇到点像样的对手,此必是朱老儿的督标,且为本镇擒那老儿来”。“是”,贺元魁兴冲冲领军杀向城北,清军虽竭力抵抗,奈何战力弱于对方太多,很快便成批地被对方砍倒刺倒。

 “狗贼,去死!”文烩恶狠狠冲向贺元魁。

 “哼”贺元魁冷哼一声,长刀斜挑,一刀封喉。

 “朱公,汝本是汉人,何苦为满人死节?大卫国莲大可汗乃一代英主,若肯归顺,不失公侯之封”,牛万才瞧着身体单薄却举着佩剑的朱之锡,不由有些钦佩,好意劝降。

 “呸!”朱之锡啐了口唾

沫,骂道:“汝一介逆贼,先降大明、后降大清、再降伪卫,真正是三姓家奴,恬不知耻,懂得什么忠义?”

 自己好意留他性命,他却恶语相向,竟敢骂自己是三姓家奴,直把牛万才气炸了肺,也不多说,欺上前去,手起一刀。朱之锡举剑想挡,却不防对方只是虚招,刀头打了个,横刀直削,人头落地。

 “呸!”牛万才攥着朱之锡的小辫将首级拎起,朝面门啐了一口骂道:“汝若为大明尽忠,吾还敬汝是个忠臣,如今留着金钱鼠尾,有何脸面骂吾是三姓家奴?至少吾死后还能穿着汉人的衣冠见祖宗!”

 ——

 “驾驾驾”谈祉带着数骑往南狂奔,目标是河间府沧州。“总得有人活着,将吾等的事迹报于朝廷知”,朱之锡的话犹在耳边,自己不能死,得将朱总河、文参戎他们的忠义告诉朝廷。正赶着路,忽有一支兵马拦住去路。

 “吾命休矣!”谈祉暗暗叫苦,近前一瞅,对方竟然打着大清的旗帜。仔细询问后得知,对方是昂邦章京、充镇守江南提督汉兵总兵官高明忠的部下。在另一个时空,此时的高明忠已经接到清廷调令回京任职,将江南提督之位交由在对抗海逆的南京之战中立下汉马功劳的梁化凤,可在这个时空,因为卫国的崛起,清廷在南方的统治没有以前稳固,对汉人出身的将领不太放心,已经入了汉军旗的高明忠得以多留任几年,直到不久前方才收到谕令回京,由梁化凤接任江南提督一职。正在交接时收到京师危急的消息,高提督也不废话,给梁化凤留下部分兵马,立即率一万汉军北上勤王。他的部下由金山营副将张国俊、督标营参将徐登第部九千马步兵、水师右营游击王大成部一千水兵组成,走水路来到沧州,虽然部下番号很杂,可大多是经历过南京之战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战力也很强悍。

 “军门,请速发兵救援青县,朱总河危急!”谈祉向高明忠哭诉。

 听他说完缘由,高明忠叹了口气,“没料到朱之锡一介书生,竟有此骨气!只是晚矣,依本督看,此时青县多半已被攻破,朱总河凶多吉少!”

 “卫军不过数千且不知军门已至,若立即发兵必能克敌,请务必救救朱总河”,谈祉跪地哀求,一下接一下磕头,磕出血来仍不肯停。

 高明忠不禁动容,点头应允:“放心吧,吾不会任忠臣遇险不救。传令全军北上,即便救不出朱总河,也要为死去的将士复仇!”

 军令一下,清军立即登船北上,直往青县而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