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入大都傲睨天下(上)(第2页)

 “快!抬箱子进去”,什喇布沉着脸下令。部下抬着三口装满火药的棺材,缓慢进入地道。

 “登城,准备战斗!”震天动地的炮声终于停息,清步兵统领佟徽年立即命令部下登城。往日的经验告诉他,炮声一停,卫军便会攻城。虽然地安门是地位不太重要的“后门”,后面又有景山

依托,守军数量较少。可他麾下的巡捕三营却是城中不多的京营精锐,自以为能守得住此门。然而奇怪的是这一回卫军并没有立即进攻。

 “咦?”佟徽年诧异地惊疑了一声。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三声巨响,地安门剧烈地抖动、坍塌,然后出现了三处巨大的豁口。京城的城墙极其坚固,原本用放崩法是很难炸塌城墙的,可长达数月的炮击损伤了墙基,居然炸塌三处。

 “进攻!”负责指挥攻打地安门的赵王毕力根达来下达了攻击令。年轻气盛的王爷亲为箭头,选中最中间的豁口纵马奔驰,准噶尔万户长乌日根达莱、布哈拉万户长索诺木策凌各率一军冲向两边的豁口。

 “浩瑞浩瑞浩瑞”地安门内到处可闻蒙古骑兵的呐喊。

 “堵住豁口!快”佟徽年还欲指挥部下抵抗,眼前出现了一匹白马。白马上的赵王殿下神采飞扬,亮银枪一抖,贯入佟徽年的咽喉。

 地安门后栽有栅栏,镶白旗满洲护军参领穆成格指挥两千八旗在栅栏内朝卫军射击,企图阻止卫军突入。

 “给我射!”毕力根达来大怒。

 卫军骑兵先用三眼铳射击,接着取下背后长弓,箭如飞蝗,很快便将穆成格及部下一一射死。然后砍开栅栏,由地安门驰入城内,四处砍杀。

 “干得好!不愧是朕的儿子!”听到小五子攻陷地安门的消息后,莲大可汗哈哈大笑,下令全军由地安门进入皇城。

 得知卫军进入皇城后,顺治帝面如死灰,索尼故作镇定地下达了退守宫城和景山的军令。接到军令的清军迅速撤入宫城并依托景山布防,虽然保住了军队主力,可大多数八旗百姓都落入卫军手中。(本章完)

 乾元二十一年1664年四月二十六日,卫军再次攻击皇城。万户长塔尔浑冒着敌人炮火的威胁将大炮前移,东安、地安两座城门被炸得面目全非,大清、长安左、长安右、天安、西安诸门也受到了炮火的关照。盖因四月二十日时莲大可汗下了死命令,十日内一定要拿下皇城,时间已经过去六日,不拼命不成。

 大可汗之所以发狠劲,是因为被派往蓟州负责阻拦山海关方向清军的杭州镇总兵陈世凯发来急报,说是山海关方向的清显亲王富绶派议政大臣费雅思哈、副将杨廷瑜、傅进忠率万余精兵驻于开平,有救援北京的倾向。刚开始卫军未出动主力便先后击败清河道总督朱之锡、江南提督高明忠两支援军还令某人沾沾自喜,以为满洲末日已至,不打算强攻损失太多精兵强将,只一个劲儿地命降军朝城内喊话劝降,甚至命抓到的满洲俘虏喊话,若是能瓦解敌人军心让他们自动投降便最好不过。可山海关清军的动向让他意识到,满清的地域仍然广博,若不抓紧时间攻下大都,恐怕夜长梦多。想到这里,遂下达十日破皇城的严令。

 作战经验丰富的他自然不会将每座城门都当成进攻的重点,而是仔细研究皇城的地形,制定出以东安门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地安门次之的作战方略,至于其他城门只是佯攻。之所以不选天安门,是因为想攻入天安门要先攻下大清门大明门、中华门和大清门后方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座城门。虽然大清门是满清的国门,象征意义重大且只是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并无城楼,比较好打。但其后还有供文武百官上朝通行的长安左、长安右两座城门,然后才能至天安门。这么多座城门,一座座攻太费时间;不选西安门是西安门后有北海、中海、南海三座狭长湖泊,中间只有狭窄的通道可通向宫城。其实地安门的地形也仅比西安、天安二门好一点,后面有景山,即便攻下来,清军还有景山可做凭障。所以卫拉特战神选择东安门为重点目标,地安门次之。

 “轰轰轰”

 “轰隆轰隆轰隆”

 万户长塔尔浑指挥炮营不断地朝东安门和地安门开炮,不时地有守军的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可身经百战的老将连眉毛也不眨一下,只一个劲儿地督促部下装弹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