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胜败于我皆有益(第2页)

 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四年前,吴将吕蒙进攻荆州三郡,唯有郝普坚守待援。 

 但援兵久久不至,吕蒙使诈,让郝普的挚友邓玄之传话:“没援兵,我要是攻城你挡不住,你也不想你的母亲被砍头吧。” 

 郝普因此上当,投降吕蒙。 

 其实援军真的来了,吕蒙当时已经被孙权召回去协助抵抗刘备的援军,根本没有时间攻城。 

 但是此时消息还没传到零陵,吕蒙打了个时间差骗了郝普。 

 郝普投降后,吕蒙还拿出孙权命令自己回防的文书来夸耀自己的智谋,令郝普羞愧的无地自容。 

 后来孙刘签订湘水之盟,零陵还给刘备,郝普依旧担任零陵太守。 

 此后郝普为政,非常重视对东吴的防范,在立场上是值得信任的。 

 郝昭见刘禅没有怪罪自己父亲的意思,便也放下忐忑的心来。 

 公子还是心胸宽广,大局为重之人啊。 

 又想到自己出发时父亲的嘱托,便又上前跟刘禅进言。 

 “公子,傅将军久在公安,其部下皆为精锐。虽其人触犯律法,然当今国乱岁凶,正值用人之际,还望公子三思啊。” 

 刘禅有些诧异地看向眼前这个刚加冠不久的年轻人,不是,你虎啊。 

 你没听说我在江陵怎么杀人的,我个暴脾气,才刚见面就敢对我的方略指手画脚,你怎么敢的? 

 你知道他会叛变革命吗,你知道形势有多危急吗,大汉三兴的火苗可就是被这人掐灭的。 

 真当你比我更了解傅士仁吗,你这行为跟学渣教学霸做题有什么区别。 

 “君明臣直,君明臣直……”刘禅不断宽慰自己的小情绪。 

 等冷静后才对郝昭说道:“你的思虑是有道理的,我也曾经这样考虑过,如今这样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你来的晚,许多事不了解,应当多看多思才能提出更好的针对性意见啊。” 

 话语中敲打的意思很明显,闻言,郝昭脸色微红低下了头,他传达的是父亲的担忧,确实没有自己的思考。 

 不过父亲还有另一层担忧,郝昭实在好奇公子会如何处理,因此再次提问。 

 “公子,傅将军沙场老将,此事绝不可迁延太久,否则时局变化难测。敢问公子如何处置。” 

 在郝普郝昭夫子心中,刘禅不过是初出茅庐的童子,而傅士仁却是大小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