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已经开始准备做战后计划(第2页)

 老刘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另外,刘备在荆州毋庸置疑的仁义之名,里面其实还有刘禅的一份功劳。


 作为主公家眷的刘禅被落在后面,百姓得知此事后无不为之感动。


 这领导忒踏马仗义了,在他心中,咱们老百姓比他老婆孩子还重要。


 啥也别说了,碰上这样的领导就跟了吧。


 而后来都督荆州的关羽对底层老百姓也挺好,颇得民心。


 所以荆州整体的施政风格便是宽仁的儒道为主,刑法为辅,跟西边的益州是反过来搞。


 当下大多数人已经表态,但刘禅依旧没有作出决定。


 如此一来,不少人立刻就开始思索刘禅到底是何心意。


 糜芳、董允这两个不对付的家伙,此时竟步调一致,开口道:“臣有议论。”


 二人对视一眼,董允退让了,拱手示意糜芳先说。


 纯粹是因为糜芳虽然已经没有实权,但明面上到底是堂堂两千石的南郡太守,官比他大。


 糜芳没客气,整了整衣襟之后,向刘禅拱手道:


 “世子,臣以为,这些俘虏吴兵和民夫不能轻纵,也不能让他们白吃我们的粟米,当论罪判处其徭役。”


 当下,他人称呼刘禅有三种。


 称呼世子殿下的,一般是臣属或者关系不是很亲密的官吏。


 称呼为殿下的,便是关系亲近的平辈和臣属。


 而直接称呼世子的,一般是辈分较大的老臣和行事风格刻板的官吏。


 “当先,世子为荆州规划修建四通八达之交通网络。包括郡与郡之间修建四马车宽大道,郡治与县城之间修双马车中道,县与乡、亭之间修一马车小道。”


 这些规划,是先前刘禅按照国道、省道等提出的构想,只是当时由于打仗,一直没有施行。


 但是当时刘禅已经对外发出声明。


 这个路一定要修,不修不行。


 郡国郡国,汉末三国时期,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真的是一郡便是一国。


 中央朝廷的政令无法畅通地方,地方上的赋税转运中央也会因为交通而出现巨大的损耗。


 偏远的郡国发生叛乱,消息一个月后才能传回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