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荆南逆反(第3页)

 习珍毫不犹豫立刻和弟弟习宏一起,联络武陵部从事樊伷等人起兵反吴,重新打起大汉的旗号。


 三人举三县而反,并迅速攻击被吴军占据但已经被搜刮空虚的城池,连下四城,一时间声势浩大。


 零陵北部以及武陵东南部的淑蒲县等七县光复。


 为了能统领七县以防止他们各自为战,习珍自称邵陵太守。


 蜀和吴都没有邵陵郡,这是习珍根据自己控制的地盘自创的。


 邵陵城位于原长沙郡西南边,南边的夫夷城和东边的邵阳城都在零陵境内。


 所以他这个邵陵太守,是将长沙西南,零陵北部、武陵东南各割出一块组成的。


 不过,人家名义上是从吴军手里夺回来的,是绝对的功臣。


 刘禅麾下的东部军遭受瘟疫困扰,西部军兵马少不能孤军深入。


 因此习珍的起义迅速让荆南地区局势好起来。


 而此时潘濬这个手段狠辣的家伙没有投降东吴,起义之后东吴没能腾出手来镇压。


 南方局势的糜烂,立刻让徐盛意识到局势比自己想象的要差的多。


 当即决定放弃汉寿,从北边撤离。


 撤退的同时他也尽可能的掳掠回血,并给蜀汉添堵。


 他派兵将汉寿、作唐、安乡、澧县等地的豪强人口迁徙,准备来一次挟民渡江。


 这些地方的官员长吏、地主豪强本就投降了东吴,曾给吴军出粮出人。


 尤其是当初步骘要他们收拢大量人口,不少人参与其中。


 按照刘禅所说,凌虐臣民者杀无赦。


 他们担心刘禅的清算,被吴军说动,准备举家搬迁到江东。


 甚至配合吴军一起烧毁城池,破坏耕地之后再离开。


 廖立和沙摩柯瞅准时机,迅速追杀上去。


 徐盛得知丝毫没有慌张,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令军队先行,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但是那些投靠江东拖家带口迁徙的豪强们可就惨喽。


 吴军不需要跑的比追兵快,他们只需要比这些二五仔快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