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置封百官(第2页)

 许靖的安排好理解,反正他也不管事,给他司徒待遇,高高捧起养老即可。


 至于糜竺,其实也无多大异议,因为人家够资格。


 当年刘备落魄到只剩关、张俩兄弟时,是糜竺拿出大笔经费和两千家奴资助给刘备,助其东山再起。


 虽然后来刘备地盘越来越大,已无需糜竺资助,但当年的这”A轮天使投资“可是刘备得以一次次崛起的根本。


 糜竺第二大特点是忠诚本分不管事,他知道自己虽然很有经商的头脑,但是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故而从未主动求劝,自从投靠刘备以来,除了有一次刘备实在无人可用,派他去出使过吴国之外,糜竺一生都没有什么实际事务。


 所以其本人一直是位置高高的荣养状态,老刘每次封赏群臣,糜竺都是继许靖之下的第二人。


 而糜家子弟中有不少出仕的。


 如今,既然当了皇帝,刘备身上的一众官职自然是要卸下来的。


 汉左将军府裁撤,拜诸葛亮为丞相,加录尚书事。


 设立丞相府,为全国政务机关,总览国务。


 法正仍任尚书台尚书令,兼任护军将军,加辅汉将军。


 护军并不是统兵之将,而是负责训练士兵的;辅汉将军则是有统兵之权,可以带兵作战。


 刘备将训练士兵和带兵打仗的权力分割,这样能避免将领拥兵自重。


 当然,法正作为老刘心腹中的心腹,两个权力都有。


 相较而言,诸葛亮虽然一直挂着军师将军的封号,但却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力,而不能统兵征战。


 而尚书台,则是隶属于皇帝的机构,有点内阁的味道。


 尚书台是东汉才有的,但是尚书在先秦时期便有了。


 主要是负责管理一下文书,秦朝时则是负责在皇帝与丞相之间传递文书。


 到了汉末,尚书台的权力已经非常大了。


 第一,拥有选用官吏之权。


 察举制之下,每年的岁举由三公主考(考察而不是考试),需要经过尚书的复查才能确认最终结果。


 第二,弹劾官吏及执行诛罚。


 除了自主发现不法官吏进行弹劾,若是哪位大臣不合皇帝心意,身为近臣的尚书也要奉皇帝之命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