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魏军很残暴(第2页)

 钞寇城池,道路断绝,形势危急。


 毋丘兴不能抵挡,于是向南边的金城太守苏则发去告急求援文书。


 文书送到金城郡,苏则想救援,便与正屯守金城的魏将郝昭、魏平商量出兵。


 但是因为没有曹丕的诏命,他们二人都不敢擅自调兵,因此想要拒绝。


 而且曹丕此前给他们的命令是:屯驻金城,不得擅离。


 曹丕的性格太难猜了,边郡将领违背他的命令、擅自调兵……


 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深受皇帝猜忌的。


 尤其是他们的陛下曹丕还是个性情不稳定的君主。


 他要是大度的不计较,那他们擅自出兵便不是问题。


 但一旦他计较起来,那可是铁证如山。


 擅自出兵这种事,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了,那可就惨喽,有可能被一撸到底成平民。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曹丕的心意,郝昭、魏平不愿意拿自己的前途去赌。


 苏则此人,到底是先帝曹操欣赏的臣子。


 他此刻坚定的认为,国家大事高过自己的私利,因此坚决要求出兵。


 他苦口婆心的对郡内长吏和郝昭、魏平说:


 “如今逆贼势力虽然强盛,但都是新聚集起来的,还有的人受到胁迫,未必与他们同心。”


 “如果趁衅攻击,敌军善恶分离,善者归于我军,则我军增强、敌军受损。那时我军既收获士众,又能壮大气势,再出击讨伐,一定能将他们击败。”


 “如果等待大军支援,旷日持久,善人找不到归宿,必定和逆贼同流合污,两者一旦搅在一块儿,就很难再把他们分开了。”


 这三句有理有据,分析的也很透彻,表明了出兵的必要性。


 不过其他人虽然动容,但没有人主动开口提出兵之事。


 苏则无奈,于是挺身而出说道:


 “今虽然有朝廷的诏命,但违背它也是随势应变,我们应当自行专断。”


 此话一出,便相当于是他率先倡导违诏行事,那么将来曹丕若是怪罪下来,自然是苏则自己一力承担。


 因此,郝昭等人便表态赞同,苏则于是违诏发兵救援武威,配合毋丘兴与三种胡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