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绝不允许发生鸠占鹊巢之事(第2页)

 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是差异巨大的不同族群。


 其中氐族,算是汉化到一半的羌人,是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人们常常把羌氐并称,其实也没错。


 羌是大名,氐算是羌中的一种,其关系就跟白马是马一般。


 得益于东汉堪称神经病般的对羌政策,百年羌乱双方可谓是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郡县长吏动不动被杀,汉军死于羌乱有名有姓的将领不下百位。


 更别说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百姓了。


 当然,羌人也不太好受,汉军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着名奇观——京观。


 有的羌人部落名字甚至直接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其中的先零羌曾经一度攻入三辅地区,威胁汉朝历代皇帝陵寝。


 甚至该部落曾有一个叫滇零的首领,在北地郡登基自称天子。


 对于称帝的行为,东汉政府自然不能姑息,结果一直打了十年才平息。


 汉末时期先零羌又攻入三辅地区。


 汉将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


 先零羌由此开始衰败,但是其在凉州北地郡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而且是最有野心,最敌视汉室朝廷的一支羌人。


 熟知这段历史的刘禅,早已将其列入了必须剿灭的名单之中。


 除了先零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羌人部落也在剿灭名单之中,比如烧当羌。


 烧当羌堪称是反汉羌族急先锋,不过烧当羌主要活动在东汉前中期,如今已经衰败的较为厉害,势力甚至不如先零羌的一半。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羌人都是敌人。


 与朝廷敌对的约占已经探知的所有羌人势力的三分之一。


 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羌人是没有多大仇怨,较为亲汉且可以争取的助力。


 剩下的羌族部落则是中立观望,当羌人强盛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抢一波汉人。


 当汉人政权实力强大的时候,他们也会乖乖的奉上降表,低头称臣。


 也就是大多数羌氐部落属于是谁赢他们帮谁的那种。


 对于这种羌人,只要他们首先射第一支箭,汉军就不会与他们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