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不想当附庸的迷当

 张合庆幸自己没有出面,不过他还是带着忧愁的面容去看望了杨秋。


 一半是装的,一半是真的有点担心。


 有了杨秋这一遭,自己就能有更充分的理由拒绝出战。


 但考虑到杨秋的身份地位,他不能真的在这里出事。


 先前,后方可没少派人来催促他进军。


 这些人虽然只是动动嘴皮子来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可最后这些压力都压到了张合头上。


 对面汉将陈式的防守无懈可击,强攻之下还要面临万箭齐发。


 若是不计伤亡的强攻,最后就算是拿下了街亭,自己这三万大军也得报销在这,落得个功不抵过悲哀结果。


 所以,张合一直顶着压力拒绝出战。


 幸好杨秋是个知兵之人,在前线并没有要求他出兵。


 但同时,这个杨秋也没有替张合跟后方辩解,一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架势。


 也怪杨秋自己没沉住气,成为了张合拒绝出兵的理由之一。


 其实,张合并没有完全的消极进攻,他还是尝试了一些其他办法的,只不过收效甚微。


 张合先前联系过胡人,许以厚利,让其出兵帮助袭扰汉军后方。


 他联系的是南匈奴的去卑,但是去卑不想亲自动手,但去卑也不想太得罪曹魏。


 于是他也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暗中资助了一下先零羌,让他们去当这个马前卒,也算是对曹魏有了交代。


 至于先零羌出工不出力,则就不能怪去卑了。


 而先零羌一直在观察形势,始终没能得到汉军失败的消息,反而汉军一路高歌猛进、每战必胜。


 这让他们变得很从心,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些许财货去替别人挡汉军的兵锋。


 甚至,先零羌内部隐隐开始形成两个不同的阵营。


 先零羌在五十多年前还很强,永康元年(167年)冬,还发动叛乱进犯长安三辅地区。


 中郎将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打到第二年班师回朝。


 先零羌自此显着衰落,独木难支之下开始与匈奴眉来眼去。


 投靠匈奴后,先零羌的势力开始恢复,中平元年(184年)的时候,再次参与对东汉朝廷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