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劣币(第2页)

 本地物资都被‘收集’起来了,外地的物资就没法派军队去征调,只能用钱买。


 董卓是刚但不是傻缺,于是,为了解决物资购买问题,他进行了董氏货币改革政策。


 他下令铸造钱币,大量的造币,疯狂的造币,手里的钱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到各地收购生活物资,以解决关中大量军民的生活问题。


 这决定,为他入京之后大汉虎牢关以西地区的经济局面的彻底崩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董卓摧毁当年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造的十二个金人给锤毁,收集关中的一切铜铁器物和五铢钱。


 将融化的铜铁铸造为小钱,无文章,也就是没有纹饰。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


 一石粮食五六十万钱,这是何等可怕的情况。


 董卓以为铸钱是越多越好,以至于他制作的这种货币重量极轻,偷工减料到了极致。


 数量特别多,至于他制作了多少,很难查询,据推测,大概有十个亿。


 本来,那个时候的关中,已经是处于生活物资匮乏的情况了。


 董卓不懂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道理,一股脑的把大量小钱投放入市场。


 大肆购买一切货物,米盐布等基本生活物资,一日九涨。


 就这样,几乎是立刻引发了远超当年王莽改币程度的十分严重的恶劣通货膨胀。


 当然,或许董卓并没有想太多,依旧只是想着掠夺而已。


 据说,他居住在眉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可谓是将关中及其周边地区给搜刮一空,自是以后钱货不行,经济崩溃。


 按理来说,任何战乱都会造成经济衰退,这理应是正常的情况。


 但是像董卓这样,能够一下子将自秦朝以来就保持相当繁荣程度的关中给彻底玩坏的,还真是独树一帜。


 曹丕篡汉之后,为了“新朝新气象”,曾经在黄初二年三月尝试过恢复五铢钱。


 结果引发了可怕的通货膨胀,不得不在同年十月再度废黜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