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五条人才渠道(第3页)

 两场考试依旧是同时进行,并且时间也相同。


 虽然这次考试的题量大大缩减,但是题目的难度大幅提升,绝大多数考生在看到考卷后的面色扭曲的开始抓耳挠腮。


 文举生考核的策论考题果然是夷狄而华夏的华夷之辨引申出来的朝廷民族政策,这在司马昭和杨嚣押题之中。


 华夷之辨自古有之,但因为考题之大,能说的多了反而难以下笔,想要突出则更困难。


 而武举生策论则是以当年冠军侯霍去病的河西之战论述朝廷的在西方的边防国策。


 西汉涤荡河西,与东汉百年羌乱也是汉人广为人知的事情,这方面同样有很多点面能够大书特书。


 面对这样的考题,考生们真是是眩晕感直冲天灵盖。


 虽然他们平日里经常跟亲朋好友吹牛皮的时候指点江山,但是现在让他们有理有据的做出分析提出意见,才发现竟然这般不容易。


 看到考生们被为难的样子,考官的面上就不为难了,想必这一次定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当然,虽然考策论,但是朝廷并没有真的指望这些政务新手能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案。


 只是考察他们谁能尽可能的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然后提出尽可能有一定操作性和意义的策略。


 当然,或许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便是可行性较低也是囿于没有政务经验,但获得考官认可说不得也能得到高分。


 因为试题难度大,允许天马行空的结果就是他们都已经绞尽脑汁,这一次考完之后,几乎所有的考生们都比上一次更显得疲惫。


 甚至有一些心理或生理比较弱一些的,走出太学考院的样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这一次,考完之后走亲访友的现象明显降低很多。


 来不及为已经过去的第二场考试悼念了,接下来到来的是第三场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