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秃然好像你
第864章 四郡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2页)
汉军占据大同江以西地区,三韩兵马劫掠大同江以东地区。
三韩的首领派出使者,以非常骄傲的姿态要求谈判解决半岛问题。
甚至未对大汉皇帝陛下称臣问安。
这种高傲姿态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刚打了胜仗嘛,见识浅短,不心高气傲才不正常呢。
就像当年问自己的国土跟大汉相比谁大的,那位夜郎君王。
使者表示,看在大家一起消灭共同的敌人的友谊份上,三韩愿意与汉保持友谊。
表示可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通商贸易条约,并且要求关税照顾等。
毕竟他们三韩是强大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能够繁荣大汉的商业。
关平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甚至怀疑这些人的脑袋进城的时候被门夹了,否则怎么会说出这么愚蠢的话。
“他们怎么这么勇,他们难道没有听过大汉的威名吗?”
答案是,曾经确实听到过,但时间太过久远,如今已经忘却了许多。
实际上,所谓的三韩虽说被称为国家,但从本质上讲,它们与那些胡人部落并无太大差异。
其文化水平之低简直超乎想象,可以说都达不到焚书坑儒的程度。
这些三韩人连书都没有,也没有文字。
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存在专门负责文书处理等事务的官吏,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
不过,幸而他们向中原王朝朝贡过,中原的历史典籍中将他们的存在记录下来。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曾经提及道:
在桓帝和灵帝统治末期,韩濊一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当地的郡县已经难以对其加以有效控制,以至于众多百姓纷纷流入到韩国境内。
这便是关于“韩国”这一称谓的最早记录所在。
其他的相关记载等都表明这是很原始的部落,或说其是倭人近属。
总之,因为没有记载,过了几代人后他们就忘记了曾经被揍过的历史,不知道双方的实力强弱。
而在击败燕国的军队之后,甚至觉得自己十分强大。
面对三韩使者自大的样子,关平也不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