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太子出征(第3页)

 当然对于皇帝的做法依旧困扰众人心头。

 正值春秋鼎盛的皇帝陛下,明明身体康健,稳坐长安。

 为何如此急切地让皇太子接触军队,培养威望呢?

 难道他不担心皇太子在军中威望日盛,最终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吗?

 许多高级将领感到困惑。

 自古以来,皇帝们无不谨慎防范,避免让皇太子过早掌握实权。

 毕竟,一旦皇太子在军中树立了威信,那就是二君临朝,这无疑会引发权力的微妙博弈。

 他们或许未曾想到,刘禅此举,实则是在保护自己。

 要知道,这群人中不乏开国元勋,功勋卓著,资历深厚。

 倘若一个毫无军事威望、缺乏军队根基的新皇帝登基,他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面对这些骄兵悍将,他会采取何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威?

 看看李治继位后是如何对待长孙无忌的,便可知晓其中的凶险。

 又或者说,为了让新皇帝顺利登基,老皇帝在临终前会做些什么?

 朱元璋与朱允炆的故事,便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这些深层的权谋与算计,刘禅自然无法明言。

 将领们若能想明白,便是他们的造化;若想不明白,日后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即便是刘谌本人,也感到些许恍惚。

 自己好好一个太子怎么就成大军统帅了呢?

 他隐约意识到,父亲是在为他积累威望,以便他将来顺利掌权。

 然而,对于更深层的政治斗争,他却未能完全洞察。

 他只觉得父皇威严深重,自己可以借助父皇的威望震慑群臣。

 他尚未能深刻理解刘禅对这个政权的意义,也无法像父皇那样走一步算三步。

 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谨慎行事。不过,能够算到下一步,已然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君王了。

 刘禅严格皇室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明君,那东西可遇不可求,而是为了让后世皇帝都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合格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