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太傅断山的轻宸

第307章 这软饭吃的可以呀!(第2页)

 听风应着是,觉的自家公子的思维跳跃的太大,跟不上这思维怎么办?

 刚说到孔家,这就跳到了成都府王家?

 咦,怎么又是成都府?

 收集情报的敏锐让他知道,一个地名在一件事情里出现两次,代表的意义绝不是偶然,立刻精神了。

 “那孔家?”

 王源想了想道:“暂时不查了,若是孔家有什么打算,则势力必然不小。咱们怕是一查就会被孔家察觉,不能打草惊蛇。”

 听风皱眉道:“公子是不是把孔家想的太厉害了些?孔家只是在学问上厉害些而已。”

 王源扭头,看着听风道:“在学问上厉害些?不见得吧!我见孔家几次处事的情形,若不是藏拙的话,真算不上多么有智慧的样子。

 至少孔家家主孔祥熙,差王一韬差的不只是一条街但么多。”

 听风惊讶,这个他真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有调查来的消息,消息上是这么说的。

 王源嘴角带起一抹嘲讽道:“那样的学问就能被尊为大儒,还是学生半满朝堂的德高望重之人,最主要的却还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

 你们好好想想吧,要不是孔大儒藏拙,就全部都是假象!

 临沂古家,商丘李家,山西徐家,哪一家不是累世的书香之家,可都也没有这个名头呢。”

 听风被震惊得不轻,就连守在外面的暗卫、亲卫们一个个都惊讶得不行。

 公子的口气真大!

 但仔细想想,又好像说的很有道理。

 学问和武功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

 十年寒窗苦读,最快十八岁金榜题名,做官都要二十年才能站到朝堂之上,做学问更要几十年才能着书立说。

 靠收学生扬名的,那也得等到学生功成名就才行!

 一两个有成就的学生,可没脸称自己的老师为大儒的!

 所以,孔大儒是怎么在二十年前、才四十岁左右的年龄,就得了大儒这样的称谓?

 众人思忖着,王源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弧度,不就是冒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