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太傅断山的轻宸

第342章 读到、悟到,就是功德无量!(第2页)

 在一个小亭子里王源道:“实不相瞒,本官于三日后在缀锦楼给皇子讲公开课。


 因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手里缺些学子帮忙,不知廖老先生可同意借几个学生给本官用一上午?”


 廖老先生早就知道了王源的来意,自然是愿意的。但话要说明白才好。


 “不知王大人需要我们学院的学子都做些什么?”


 王源道:“配合我讲课,我这里有首诗,希望老先生这几日让他们学会,朗诵时要情绪饱满,抑扬顿挫,充分表现出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怀就可。”


 说着,王源伸手到袖子里,掏出了一沓子诗稿,递给了廖老先生。


 廖长宇伸手接过来,看了一眼,先是被一笔精瘦有力的字惊艳了一下,然后就完全被诗稿上的内容吸引了。


 老大人越看气息越重,一下子吸引了廖家所有跟随的夫子们,一个个探头想看清楚那纸上到底都写了什么?


 只是廖老先生一下子将诗稿卷了起来,双目热切地看向坐在轮椅上的王源:


 “王大人可确定,将这份诗稿教与我英才学堂的童生?


 这礼有些太重了,老夫受之有愧!”


 王源道:“此诗稿并非出自我手,是我看过的古籍上摘抄下来的,为了给皇子上公开课专门准备的,廖老先生不要有所顾虑。


 这诗十分励志,王源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更多的孩子读到,若是有一个孩子有所领悟,得到启发什么的,那就是功德无量了。


 所以王源也有所求的,廖老先生不要有负担,好好地让孩子们熟读,读会,读通,三日后能读出书生意气,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廖长宇一双智慧的眼眸看着面前坐着的年轻书生,眼里的赏识和激动被深深地压抑着。


 让孩子读到、悟到,就是功德无量!


 多少年了,廖家,终于等到了有相同理念的儒生了!


 终于等到能带着廖家走向辉煌的领袖人物了!


 廖长宇整理衣袍,郑重地对着王源又行了一礼道:“如此,老夫就却之不恭了,公子所言,老夫谨记,必不会误了公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