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老严头的首辅威严


 当初那三十二道奏疏的事情。

 终究还是在这万寿宫大殿上被掀开了。

 “查!”

 “好好的查!”

 “查清楚,查明白,严明律法!”

 殿内。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

 上方看的最是清楚的嘉靖,更是眉头一挑。

 说话的不是旁人。

 正是已经貌似撂挑子许久了的大明内阁首辅严嵩。

 这位老首辅,自从上一次提出要乞骸骨,皇帝不允之后,竟然就在内阁班房里堂而皇之的撂挑子。

 老首辅俨然是将大明朝的内阁班房,给当成了自己的养老地。

 每日依旧是准时上衙点卯,下衙归家。

 而他在内阁班房里,也不过是喝茶看书,当然干的最多的还是打盹。

 在皇帝明确告知,他不会更换他的首辅后,所有人对此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看不到!

 就在人们以为,这位老首辅真的是要等着退休回家的时候。

 今日这圣前奏议,严嵩竟然会在海瑞呈奏入京却不知所踪的那三十二道奏疏之事上开了口。

 徐阶更是目光好一阵闪烁,眼底藏着诧异,侧目看向了忽然会选在今日开口的老首辅。

 他这是何意?

 你老严头到底是要乞骸骨还是要继续把持朝政啊?

 然而。

 严嵩却已经是开了口。

 在众人注视下。

 严嵩照例是坐在那张软凳上,抬着头看向上方的皇帝。

 他那满是斑驳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朝廷正值整饬吏治,乃为江山社稷,我大明万世基业。”

 “都察院监察御史、南直隶巡抚通判海瑞,踏足苏松两府,体察民情,为官清廉而刚正不阿,便是今日初入朝堂,面奏圣前,亦是一袭陈旧官袍加身,可见其为官之本性。”

 “去岁朝廷难以为继,方才有了东南增产丝绸一事,所为的就是让朝廷能缓一口气,日子过的不要那么艰苦。”

 “海瑞身负皇命,督办诸事,以双脚丈量两府之地,成疏三十二道,可见其乃是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一心皆为皇上。”

 御座上。

 嘉靖心生满意,面上虽然不曾显露,但目光却是似有似无的扫向了跪在地上的海瑞身上。

 老首辅到底还是深知朕心啊。

 有了他严嵩这番话,海瑞在徽州府那点事情,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强抢兵印又如何?

 海瑞出发点也是为了镇压徽州府可能爆发的百姓激变。

 你可以说海瑞是个愣头青。

 但你不能否认海瑞是个忠臣,是个大大的清官。

 海瑞亦是面色有些茫然的抬头,看向了严嵩那明显鞠着的后背。

 这是那个把持朝政,搬弄是非,祸国殃民的严党?

 他又看向了前方的次辅。

 不由的。

 海瑞就在心中对比了起来。

 而前方。

 严嵩的话音却未曾停下。

 “大明诸事皆有律令,上至君王,下至黎庶,凡行事皆要依照规矩办事。”

 “都察院,乃为宪台之地,执掌国朝言路喉舌,乃是国家开明之地。”

 “监察御史,分赴各地,巡察地方,体察民情,陈情利弊,严防君王言听堵塞,使君王能坐镇中枢,亦察天下事。”

 “海瑞身为监察御史,职责所在,尽心尽力,三十二道奏疏可见其忠心耿耿,操办差事勤勉仔细。”

 “然,苏州府至京中,不过千里路,又有运河贯通南北,沿途官府众多,驿路管辖森严,却能致使国家监察御史所呈三十二道奏疏不翼而飞。”

 “此乃欺君之罪!”

 最后。

 当着所有人的面,严嵩沉声一喝。

 首辅的威严,终于是再一次显露在所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