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将张居正发配东南(第2页)

 这大抵就是嘉靖和严绍庭、张居正方才商量好的计划。

 严嵩点了点头:“如此也确为方便行事,朝廷虽然在海外获利颇多,但海外却可归于一事。若不然对外商号、市舶司还有当下护卫出海通商商船的水师,各行其是,各个衙门之间难免会有掣肘。”

 眼看皇帝和严嵩已经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徐阶当即拱手开口:“陛下,微臣以为,既然要将海外诸事归于一处,不如就放在礼部。虽然海外之事乃是系于为朝廷开源,可却是与海外诸国往来,如此权责放在礼部正是合适。”

 闻听此言。

 今日一直未曾开口的高拱,立马眉头一挑。

 他微微张嘴,正欲开口。

 但嘉靖却是已经说道:“礼部?倒也可以。只是……礼部可有人能懂得海外通商及钱财之事?”

 徐阶愣了一下。

 要让礼部的人去找一条可能只限于某一县的风俗礼仪,这帮人绝对能正确无误的找到。

 但若是说海外通商和钱财账目计算的事情。

 礼部那帮人怕是将笔嚼烂了,也弄不明白。

 高拱这时候心中生笑,立马开口:“陛下,微臣觉得既然朝廷当下在海外诸事上,既然是以为朝廷获利为主,何不如就将这些差事都落在户部。无论是海外通商还是钱粮账目计算,户部若是第二,恐怕无人该说第一。”

 高拱的脸上显露着自信。

 而他这份自信,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户部别看都是一帮科举出来的官员,可户部衙门却多的是精于计算和商贸的人才。

 可以这么说。

 整个大明朝,最后打算盘的人,都在户部衙门!

 这时候。

 众人的目光抬起,看向了道台上的皇帝。

 嘉靖依旧是在众人注视下,点了点头:“若是依高阁老所言,这事也是可以放在户部的。”

 高拱心中又是一喜。

 不过这时候却轮到严绍庭开口了。

 只听严绍庭说道:“若是放在户部也确实妥当,只是海外诸事如今都是在东南各省操办,海外商贾前来也都是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贸易。户部在朝中却远离东南,这有时候若是要算账的话,是不是得要一两个月才能算明白一笔账?”

 “嗯!”

 嘉靖再一次当着众人的面点起了头。

 “严绍庭说的也没错,东南那边于海外,如今每年恐怕得要有上千万的利润,这账得要当场算清了才行!”

 众人顿时眉头皱起。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事到底还办不办了。

 而袁炜则是越发相信自己心中最后的猜想。

 只是不等他开口。

 严嵩已经笑着说:“陛下,其实这事又有何难,不如遣一朝中官员于东南,总督我朝在海外的诸多事宜,该员则可直奏内阁,交付诸事。”

 嘉靖却是面露为难:“阁老,如此当真可好?”

 严嵩挺直身子:“如何不好?朝廷当下于海外有着诸般事宜利益,即便无有成法可以借鉴,却总不能因寝废食。”嘉靖看了一眼在场众人,随后看向严嵩:“那依着阁老的意思……朝廷增设一员大臣总督海外诸般事务?”

 严嵩站起了身,抱起双手:“皇上圣明,正当如此。”

 嘉靖却是连连摇头。

 “不可!不可!”

 严嵩立马问道:“皇上,如何不可?”

 在他之后。


 高拱亦是皱起眉头:“陛下,朝廷如今在海外获利居多,严阁老之言也确实在理。”

 嘉靖却是依旧满脸为难,板着脸道:“中原地大物博,不过是当下售卖我朝货物于海外赚些钱钞而已。此等小事,如何能论及什么大臣总督诸事,岂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严绍庭在旁低着头忍着笑。

 要说老道长的演技,那当真是没的说。

 为了能让张居正出任这个总督海务大臣,老道长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而众人在听到皇帝的解释之后,却是齐齐的愣住了。

 众人目光不由默契的看向了道台上的嘉靖。

 几人都心生疑惑,只觉得皇帝今天难道是转性了。

 一年能获利上千万利润的事情,眼前这位皇帝现在都觉得是小事了?

 您是不是有点太保守了些?

 众人目光满是意外。

 嘉靖却是继续说:“不过是外商前来,市舶司登记造册,依律管理便是。此等小事,何须派遣重臣前往,以朕之见派一能看懂账簿的小官去了便是,不过是汇总账目转呈内阁而已,朕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