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衷心拥护(第3页)

 冤枉忠臣会使人们心寒,并进一步疏离君臣关系。可是秦长青所谓的“注意力转换法”,嬴政却缺乏信心。

 的确,推行新的土地政令看似合理,

 尤其是在楚地,已有大量土地落入了权贵之手,其他地区估计也不例外。若详细调查所有豪门与地方官吏,那么最终掌握在平民手中的耕地可能只剩下不到一、二成比例。

 涉及的利益实在太过庞大。

 稍有不慎,很可能反而造成负面影响。那时各地恐会出现动荡、官员暗自抗命导致民不聊生。这绝不是化解冲突的方法而将是制造出更大的祸患。

 念及此处



 嬴政眉头皱起。

 他稍作思考便意识到其中复杂性,近期困扰于诸多矛盾冲突之中的秦长青,怎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显然,刚才所述仅为权宜之计而非真正想法。

 随即他冷声道:

 “若有任何真正想法尽管道出。”

 “类似那种糊弄话语休再赘言。”

 “朕还没有糊涂。”

 秦长青讪笑着,躬身答道:「原来父皇早已洞察一切,儿臣心中另有主意。」

 「有一言道,无论别人做些什么,我们只需坚守自己立场。即便朝臣闹翻天,只要不影响基本民生秩序皆为空谈罢了,无从撼动朝廷权威。」

 「关键还是在于坚定立场不动摇;纵使朝臣群起弹劾也撼动不了大秦根基;只要加强巩固我国核心支柱便已足够了。据我观察,大秦国基应包括四大方面: ?

 「一,军队指挥权!」

 「二,御林军忠诚度!」

 「三,国库财力!」

 「四,舆论话语权!」

 「文人之辈不足挂齿,十年难成气候。」

 「以儒学为例,煽风 ** 能力可谓无敌于世,然而无兵则终难为患。」

 「当下,全军皆听命于父皇掌控之下。`

 「唯保军队权责不失,不论外界议论喧嚣都不会触及到大秦根本,因我国正是凭借强悍武装统一全国、凭借铁腕实力立稳脚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