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效率提高

 “但倾覆的危机已然消除。”

 “一旦农墨两家的技术改进得到普及,粮食品产量上升,工具效率提高,大秦就可以步入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到时候可以进一步推进知识的普及。”

 秦长青自言自语地说着。

 他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的发展蓝图。

 但随即他的眼神凝重。

 大秦制度的顺利运作依靠人才支持。现在的官员中许多人难以胜任重要的任务,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资历或曾经的贡献,却失去了过去的心劲儿。这些人只会死守权利,不愿改革。

 “让他们体面地**,或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朝中上下人人自危,生怕这场**会波及自身,不少官员纷纷致信长公子,希望他能出面解困,但无论信件多少,长公子似乎对外界一无所知,始终未露踪影。

 眼见此景,

 众人皆明白了一件事。

 长公子恐怕已然彻底失势,他们未曾料到,这位公子失势竟然来得如此迅速,秦长青上位不足一个月,便使长公子无法与外界通信,且秦长青的报复行动也极为迅疾。

 一切太猝不及防了!

 当众人都惊惶不安之际,司马昌一案忽然结案。除了司马氏遭灭族外,仅有个别大臣如崔意如、令狐范等被免职,另外数十人被降职处理,但皆未被捕入狱,这也让不少官员的心稍稍稳定。

 他们担忧的正是秦长青穷追不舍。

 幸好。

 秦长青显然知道把握分寸,适时收手,并没有深入追究下去,亦未采取极端手段;即便如此,朝中许多大臣仍然对其这位新太子充满警惕与敬畏。

 毕竟能进退自如的人更容易令人感到威胁。

 长青

 大河东逝,奔腾入海。

 新郑。

 一间屋檐下,

 何瑊与张良凝视着手中的信函,许久无声。

 良久过后,

 何瑊激愤言道:“简直匪夷所思,秦长青这黄口孺子竟惹了这般麻烦事,可嬴政如何回应?他口称法治,违则严惩,却在他儿子问题上一概不提!”

 “还让此小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