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81章 左千牛卫将军,封爵(第3页)

 大唐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按制,李瑄能食邑清水县三百户。

 李隆基看李瑄年纪轻,只授予最低等的爵位。

 现王忠嗣也只是男爵而已。

 虽然李瑄失去使职,但可衣紫腰金,位列三品。以后左相府门前,可以再立一戟,以示尊荣。

 诸臣纷纷投来羨慕的目光。

 李适之年富力壮,儿子未及冠,就位列三品,父子同朝相近。

 比李瑄年轻且位置高的确实有,但那都是李隆基的子孙,纯粹是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不能和李瑄相提并论。

 李林甫面无表情,好似已经知道李隆基对李瑄的封赏。

 “臣谢陛下的恩典。”

 李瑄拜谢。能想到自己会得此封赏。

 他现在不太可能加为大将军,那得是节度使的荣誉。

 他还要立更多功勋。

 “免礼,卿远征雪漠,刚归长安,特批准一个月后率领左千牛卫持节讨伐海贼。临海郡、余姚郡等郡兵任卿调遣,出海船只,皆由诸郡供应。”

 李隆基也不是不近人情,在长安待一个月时间,让李瑄过年。

 “臣遵旨!”

 李瑄领旨后,退回座位。

 李隆基心情好许多,使朝会顺利进行下去。

 退朝后,李隆基不想再待在太极宫,他要回兴庆宫看玉环娘子。

 ……

 “恭喜七郎!不枉我推荐你为将,果然没让我失望!”

 天子退去,大臣们得以出太极殿。

 李瑄跟着李适之、李霅一起出殿,但李林甫在殿外叫住,笑眯眯地说道。

 “若非右相提携,我也没有今日。”

 李瑄向李林甫一礼,感激不尽。

 如果不知道左相、右相的关系,还以为其乐融融,臣下和睦呢!

 有的老臣更高看李瑄一眼,认为李瑄能屈能伸,是成大事的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都老了,将来大唐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李林甫拍着李瑄的肩膀,一副我看好伱的样子。

 “我阅历太浅,朝堂上下还要右相主持大局。”

 在文武百官面前,李瑄自然要对李林甫笑脸相迎。

 “七郎有空来府中坐坐,我在府中倒履相迎。”

 此时此刻,李林甫想想自己的儿子,再看看李瑄,心中复杂。

 李适之这匹夫何德何能,有这样的麒麟儿。

 “左相慢行,有时间一定去拜访。”

 李瑄又行一礼。

 “恭喜将军……”

 “英雄出少年……”

 “左相好福气,生子当如此。”

 “有机会一定要宴请将军……”

 李林甫走后,一众大臣纷纷来向李瑄道贺。

 李瑄一一回礼,言语谦逊,没有一丝被皇帝宠信的傲慢。

 成熟稳重之风,给大臣们留下好印象。

 “贺监,许久不见,身体可好啊!”

 李瑄主动问候贺知章。大半年不见,李瑄觉得贺知章苍老憔悴许多。

 之前在曲江柳岸的时候,依稀能看到诗豪的风度。

 “人老了就是这样,我已经三月未上早朝。今日特别才来太极宫。”

 贺知章是真年迈了,他不忘提醒李瑄:“七郎年少成名,可要慎重啊!”

 “贺监放心,我知道要如何去做。”

 李瑄明白贺知章的意思。

 “唉!我家乡就在会稽郡永兴县。我准备向圣人乞骸骨,七郎去我家乡讨贼,届时我要一尽地主之谊。”

 贺知章握住李瑄的手说道。

 “贺监年事已高,何必长途跋涉呢?您的子孙都在长安,一样颐养天年呐!”

 李瑄向贺知章劝道。

 长安距离会稽,三千里路。

 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哪怕是坐在车中,一路颠簸,身体也会吃不住。

 李瑄记得历史上贺知章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不知道是否是这个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