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莫一心三用

第133章 奇异的牛奶瓶(第2页)

 又谈起他在经侦支队的几十年经历。

 在教师岗位上没有前途,通过参加公开招考,他进入公安体系。让莫逸信惊奇的是,他入警以来在经侦支队近二十年时间,只办理过一起经侦案件,案件侦办后他获得了二等功的荣誉,并籍此被提拔为正科级教导员,他没有说明提拔的具体过程,只说自己没有去找领导送礼跑官,而是支队领导根据他的工作能力论功行赏提拔的,莫逸信对他的这番说辞惊异之外就是完全不信任。

 还是赵军志告诉莫逸信其中关键,并道出老韩夫人是某地市现任的中级法院院长,听到这些莫逸信立刻就恍然大悟,中华民族的社会运转逻辑始终逃脱不了阴阳五行运转的法则,官必然因财而生、当官不发财、人生也白来,,利益不交换,纯属瞎扯淡,天上不会平白掉下馅饼。

 韩保杰经办这起经侦案件是涉及中平市当地一个着名上市企业,该企业是以客车、卡车为主业的大型商用车集团,产品覆盖客车、卡车、专用车辆、环卫设备及工程机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5个整车工厂、7个零部件基地。该企业集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产品主要服务于公交、客运、旅游、团体、校车及专用出行等细分市场。

 他讲这案例旨在说明他作为侦查员,有着强大的风险化解能力,并没想表明其他意思,但他却低估了莫逸信的侦办案件的经验及逻辑理解能力,也忽视了赵军志对莫逸信的信任。

 仅一个案件能使办案人获得领导赏识提拔,这是很罕有的,利益交换肯定是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案件必须很重要,重要到经办此案件有被提拔的可能性。

 赵军志一句话点明了这个案件的关键点。

 “要不是主管经侦支队的张局长亲自交办的案件,也不会有提拔的机会。”赵军志比韩保杰资历要老一些,说话很直接。

 “是是,老赵你说的很对,张局长老谋深算,他是无利不起早,平常案件他怎么会指定办理!”韩保杰赶紧承认。

 通过他的讲述,莫逸信了解到这个案件是涉及该企业总经理职务侵占的案件,企业总经理是董事长之下行政管理权力最大的人,决策对总经理下手是董事长本人,该企业董事长是多届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身份特殊。

 企业总经理与董事长发生了分歧,日积月累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通过和平手段已不能够解决,董事长想要收拾总经理,又怕对方反咬自己,只能通过人脉关系找到张局长,深度沟通,痛陈利害,请求张局长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即要把该总经理清理出企业,又不给他机会旁生事端,再举报自己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董事长各种心意到位后,张局长心领神会,指派支队长安排合适人选办理此案,经侦支队支队长对领导的意思心知肚明,一定要让顶头上司满意,因为这是官场政治规矩。

 经侦支队人才济济,怎么会选上韩保杰呢?估计是当时的时机所致,也许马支队和韩保杰老婆,也就是某地市的法院正职有其他交际,才会把这个立功受奖的机会交给韩保杰。

 韩保杰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很快以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通过侦查取证,迅速把总经理抓获归案,并顺利进入逮捕环节。

 被执行逮捕后,总经理看自己身陷囹圄,被迫无奈使出杀手锏,托人给董事长带信,请求他看在自己多年劳苦功高的份上,网开一面;另一方面,总经理用自己手中掌握的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对董事长胁迫,双管齐下让董事长感觉到压力,董事长回心转意又请求张局长暂且释放总经理。

 张局长按照董事长的意思,把放人的任务交给支队长,支队长又把球踢给韩保杰,韩保杰岂能不了解其中原因,在办案过程中同时与董事长和总经理深度沟通,明白董事长只是想收拾总经理,而总经理敢与董事长翻脸,手中也握有董事长致命的把柄,这是企业内部的博弈。

 案件走到逮捕环节,下一步就是侦察起诉,董事长迫于压力要求张局长放人,估计下一步就会和总经理和解,息事宁人,既然达到惩罚总经理的目的,没必要再弄个鱼死网破,但这给刑事案件办案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既然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了就具有逮捕的必要性,如果这时候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办案人肯定要承担风险,检察机关和法院一定不会同意这样做,两个单位经办人和主管领导的工作还需要协调。另外总经理被取保候审之后,恢复了自由,他与董事长之间的博弈可能会化解掉,董事长大概率会再要求张局长大事化小、小时化了,最终这个消化案件的任务还会交到办案人韩保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