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日侧乐终(下)

权力更迭的奥秘,不过就是此消彼长罢了。

 云桐拿起那个信纸包起来的东西,季鸣鸿在信中说,这是夏循扔进马厩的废弃物中想要毁尸灭迹的东西。

 那头黑熊一定吃过人,这一点季鸣鸿十分笃定。可是不管是季鸣鸿还是负责彻查此事的羽林军都没有点明这一点。

 季鸣鸿不相信他们在山上一无所获,因此就派人稍微留意了一下夏循的行动。

 就这样拿到了这块麻布,血是人血,附着在上面的杂毛像是熊的。

 夏循一定找到了熊窟,但是季鸣鸿的人手不够,没法上山搜索,只得又将这块麻布捎给云桐,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东西。

 云桐深吸一口气,将信纸拆开,麻布上的血已经干涸,麻布的纹理清晰可见。

 单从,夏循用拙劣的手段销毁它,这个行为就能看出,夏循并没有把这块麻布给王青仪看。

 否则王皇后一定会让柳乐妥善处理掉它。

 这就说明,夏循在山上发现的东西,也没有告诉王青仪。

 云桐又仔细研究起这块麻布。

 若是将它洗干净,说不定能从织法上看出些什么。

 可是,既然夏循宁可冒着被人揭穿的风险,也要守住山上的东西,那就说明这东西可以成为拿捏他的把柄。

 说不好还要给季鸣鸿完好无损地送回去。

 麻布,平民多穿。

 与夏循一同上山的还有羽林军的将军,能让他们两个人,闭口不言,这绝不是几个平民百姓偷偷上山这么简单。

 他们到底看见什么了呢。

 问夏循当然是最快的方法,可是仅凭一块布,他绝不会松口。

 秋狩的围场有什么呢?

 云桐没去过那里,只看过京畿一带的舆图,记得这地方在京城的西南处,那周围都是森林丘陵,连村子都没几个。

 她不禁有些懊恼,若是做皇后的时候,多办几场秋狩就好了。

 去实地看看,多少也能在发现点什么。

 谁让那时候没钱呢。

 云桐想,等明年出了孝,她一定要带着青玲多在海洲周边转一转。

 或许老太君强迫她读县志也有此意吧。

 云桐又忍不住看了看麻布,她从自己随身带的针线包里取出一把剪刀,用刀刃小心地将麻布夹起来,举到光下仔细观察。

 比起一般的麻布,织线更紧密,这样织出来的布穿起来不太舒服,但胜在耐磨。

 犯人的囚服就是用的这种。

 难道误入围场的是逃犯?

 逃……工匠!

 云桐恍然大悟,是工匠,赵光霖修他的陵寝把全国的工匠都调过去了。

 严加看管,也不许他们与外界通信,与囚犯没有什么区别。

 这些工匠的吃穿用度自然也是由赵光霖派人负责。

 内府采办布匹不可能不走漏风声,那么直接使用每年大批量购置的给罪人使用的麻布,就是个避人耳目的好办法,还省钱。

 工匠私逃,不只是看管他们的监工要掉脑袋,就是与他们一起做工的同伴,也要受牵连。

 可是夏循会因为顾及旁人的死活,就连在王青仪面前都要隐瞒吗。

 云桐又拿起信,季鸣鸿说秋狩的山有些高度,登高望远,会不会是夏循看到了赵光霖的陵寝所在呢?

 这就说得通了。

 陵寝从赵光霖登基就开始修,位置、动工时间都是钦天监千挑万选出来的,也投入大把银钱,不可能再重新选址修建。

 那么,只能杀人灭口,不管是夏循还是查案的羽林军都活不了。

 “也是便易。”云桐将麻布原封不动地塞回纸包,放入信封。

 她将自己的发现,先记下来,接着又读完来信剩下的部分。

 “这次秋狩可真热闹。”

 江韫。

 云桐心头一沉。

 上辈子说不见,这辈子她离京之前还真的只见了萧嫄。

 季鸣鸿被王青仪的做法搞得云里雾里,云桐却一眼就知道王青仪打得是什么主意。

 她相中了江韫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做皇后。

 王家这一代还没出能带兵打仗的人。尽管季鸣鸿说王元英似是不逊于云权。

 可王家已经几代没有人以文官入仕,王青仪若是想要推她的这个侄子进入文官圈子,恐怕还要花大力气。

 王家人不顶用,就要依靠江家人。

 让江韫做皇后,就是江王两家的默契。

 至于,王皇后这一胎生下公主这个可能性。

 云桐心中冷笑,王青仪这个人,只要她想,她就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