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雷声千嶂落(第3页)
“无趣。”他又叹息了一声。
就算用金子重新浇筑一座经塔又如何,在逼仄狭窄的京城中,再矜贵的东西,也不过是装点鱼缸的一块玛瑙。
特别是在他搬进王家的山庄里养病之后,在山上远望京城,就更像是在观察一池拥挤不堪的游鱼。
让人忍不住想朝水池中扔一块烧的通红的烙铁。
孟夏的黄昏很长,风都冷了,天还是亮着的,被风吹得一丝云找不见,通透得像一块紫玉。
衬得穹顶下的京城愈发像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摆件,是会被文人雅士摆在矮几上,在喝茶时细细品味的精品。
王元英盯着已经不再耀眼的太阳,感觉到乏味。
既然已经知道了结局,又何必再挣扎呢。
“你在想什么?”
王元英不用回头也知道,这个时候会来打扰他的只有江雉。
“明天要下雨了。”王元英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
江雉走过去将窗户关上,转过身面向王元英。
“你今天在这儿呆了多久?”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王云英轻声笑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风与光,一同被江雉的身体挡住,屋子里渐渐暗下来。
王元英有点走神,他突然想到,那些被江雉埋葬在大漠里的人,最后看到景象是不是也是这样。
一个漆黑的煞星,遮住了光,遮住了天。
此刻,整个大漠的阴影向他走来。
王元英的手指轻轻抬了抬,示意江雉去看桌上的密信。
“你看看吧。”
江雉捞起信件,顺势坐在了书案上。
他看了一眼,笑出声来。
“带着高家的人头进京,真亏他想得出来。”他低下头看着王元英,“这哪是请罪,明明是逼宫。”
“当然是请罪。”王元英盯着江雉拿字条的手。
江雉的手很粗糙,骨节硬实,哪怕被缴械,他也可以凭借这双手杀死敌人。
王元英能从他的手上看明白许多东西,比如大漠的风沙,或者死者的哀泣。
“只要皇上认为高家是奸臣,那么铲除高家的自然就是忠臣。”
江雉打开桌上的香炉,将字条扔进去,他盯着那张字条被点燃蜷缩,最后消匿在香灰中。
“看来你已经猜出皇上要怎么做了。”
“不必猜,”王元英倚在椅背上,让自己更舒服一点,“他一定会选那一条路。”
江雉一边摇头,一边笑着对王元英道:“搞不懂,好像疯子一样。”
王元英也笑了,从喉咙里发出一连串短促的气音:“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真是太好笑了。”
他停下来喘了口气,才道:“明明你才是疯子。”
“这不一样。他们是怕被我杀掉,才会说我是疯子。”江雉认真地与他解释道:“而赵光霖,他面对自己想杀的人束手无策,只会做出些跳梁小丑一样的举动,这种疯子是要被人笑话的。”
王元英一边笑一边点头认同:“他总能选中最坏的选择,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本事。”
“照你这么说,他这次也会选择最差的路。”江雉盯着王元英,“难道他真的要把萧家派去雍州,可是他能派谁,萧擎那把老骨头怕是能死在路上,至于萧岐,他算什么东西,还没有他那个短命的弟弟有名声,就是去了也镇不住场子。”
雍州离大漠很近,江雉多少也有些了解。
“雍州又不止一个高家,没了高家在上头压着,那些羌道的蛮夷很快就会把雍州瓜分干净,到时候凉州也保不住的。”
“就算你去也保不住?”王元英抬头注视着江雉。
“都杀了倒是容易。”江雉勾了勾嘴角:“不过,你的意思是要让人活着投降,然后去耕地采矿对吧。”
“谁知道呢。”王元英摇摇头,“到时候再说吧。不过,萧家是不会去雍州的。”
他看向江雉,即使在黑暗中,他也能感知到后者的视线。
“而且,你估计也不用去。我说了,他们总会选中最差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