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俯察几筵(第3页)

 以后有的是机会循序渐进。

 况且,云则来海洲已经两日,若是府上想让自己知道消息,他来的那日就该送信过来。

 如今来传话的,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思,就值得细细琢磨。

 “公子,咱不回去了?”小厮见云权驻步思索,便问。

 “去田里,”云权调转马头,“新水车也该完工了。”

 几日前,海洲县丞往云府递了帖子,说是山南的流民渐渐多了,县中人手不够,请云家出面稳定人心。

 云权责无旁贷接了这份差事。

 柳县丞是个读书知礼的,对云权礼遇有加,事事与他商议。

 云权白日风吹日晒,夜里又要与柳铭商议民生,非常充实。

 眼下山南的事都是他操持,若是他突然离开,恐怕容易生变。

 “蜀郡的事,不急于一时。”

 *

 云桐听了手下报信,知道云权为了看顾田地,放弃回来见蜀郡的人,终于松了口气。

 “这不就对了。”

 如果云权连利害都分辨不清,云桐真的要考虑尽早将他踢出局,别拖她的后腿。

 “还算有脑子,磨磨性子倒也还能用。”不会妨碍她的计划。

 “姐姐在说谁有脑子?”门外,云青玲探着脑袋往书房里张望。

 “今日怎么过来了?”云桐忙招呼妹妹进来,“不是说要去码头上盯着他们卸货吗?”

 “阑姐姐都来找过你了,我是你亲妹妹,姐姐不能厚此薄彼!”接着云青玲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数落起云权。

 “他想去码头就去好了,跑来我这里指手画脚,是想做什么。”云青玲不满道。

 “我怎么听说那日他是生着气回来的?”

 “我又不像阑姐姐好脾气,当然就回嘴啦。”云青玲理直气壮,“我跟他说‘这是姨母生前交给我的生意,我自然要好好经营,不给她丢人。’他听了就气得甩下袖子跑了。”

 云青玲丝毫没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对。

 “你说他怎么这么容易生气?”

 云桐倒是知道云权的气是从哪儿来的——她们的母亲不肯让姐妹俩按着云家论亲缘。

 “他大概是觉得,你没把他放在眼里。”

 云晦不计较这个,在他看来,她们的母亲是姐妹,亲缘关系摆在那里,喊姨母喊母亲都有道理可讲,由孩子们去就是。

 揪着这种芝麻大点的事不放的人,是没有别的事可做了吗。

 由于做父亲的没有这根弦儿,哪怕有花嬷嬷与文子月耳提面命,云青玲偶尔也会在外人面前失言。

 云青玲念叨了几遍姐姐的话,恍然大悟。

 “原来他是觉得姨母跟娘亲看不上云家?他……”云青玲张了张嘴,蹦出一句半句骂人的土话,好在她反应快,舌头拐了个弯,改口道:“他简直莫名其妙。”

 云桐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乖巧的妹妹。

 云权已经靠边站了,现在的重点是云青玲。

 “你怎么学会说这种话。”

 云青玲连忙搂住云桐的胳膊,解释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码头上的人都这么说话,我难免……”

 “松手,怪热的。”云桐用手里的团扇拍了拍妹妹的胳膊,让她站好。

 “姐姐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这么说话了。”云青玲老老实实认错。

 “你也要看看是什么场合。”云桐给妹妹正了正发髻上的珠花。

 “在码头上,你当然可以这么说话,这样他们才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姐姐,我明白了。哪样客,哪样待,我以后会注意言行的。”

 见讲通了道理,云桐也就不再多说:“好了,兄长有他的事要做,有些时日不会去找你麻烦,你就放心吧。”

 “就知道姐姐心疼我。”云青玲抱着云桐摇了摇,“今日有远海来的船,姐姐等着我带好东西回来。”

 云青玲说完就提着裙子跑走,跑到门口又回头对云桐道:“其他人我会注意,但是在姐姐面前我就不管了。”

 “好好好。”云桐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路上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