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翻滚的肚皮

第四十八章 偏方治大病(第2页)

 这些人皮肤黝黑,手脚粗大,大多穿着耐磨耐脏的绿色迷彩服,身上还有不少灰尘泥浆。

 “这些人是……”杨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小子从哪儿变出来这么多人?

 “这些都是帝都建筑工地的工人,从中挑了些年轻,貌端的来。”

 工人!

 杨涛和赖水青对视一眼。

 我俩怎么没想到呢!

 【收到来自杨涛的感谢,影视理论+3,摄影技巧+5,民族风俗学+3!】

 【收到来自赖水青的感谢,粤语+6,分镜技巧+2,酒量+3,戏剧理论+3!】

 现在正值暑期,影视学校也在放假,所以他俩找遍了也找不到几百号年轻人当群演。

 而张远想起前阵子和赵胖子打电话时,对方提起自己有位开发商朋友,在帝都有不少楼盘在建,还说要给自己打折呢。

 所以就联系了赵得财,对方二话没说,急急忙忙的联系朋友,连运输车辆都没准备,索性开工地的泥头车装了过来。

 张远大手一挥:“卸车!”

 年轻农民工虽然不会演戏,但换上衣服站那儿

别说话,观众也瞧不出来。

 不过前提是钱给够,这些壮年农民工一天工资可比群演高。

 当然,张远明白,这时候救急如救火,钱是小事。

 不出半小时,两三百好人换完衣服,在工头的指挥下零零散散的站成好几排。

 直到现在杨涛和赖水青两人看到那么多人,还有种不真实感。

 我俩搞不定的事,这小子一个电话就搞定了?

 关键谁能想到从工地上找人。

 其实这两位坏就坏在太专业,所以解决问题时,思维被框在了专业领域内。

 而张远则不同,他就擅长整这些“野路子”。

 可你还别说,偏方治大病,有时正道不好走,还真得靠这些歪招来平事。

 “所有人就位!”

 杨涛亲自拿起大喇叭,扯着嗓子喊道。

 这时的他有种冲破暴风雨般的畅快。

 “《倚天屠龙记》,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action!”

 ……

 之后的事便和往常一样,一场大戏顺利拍完,张远没有台词,只需要按照既定位置站好即可。

 杨涛躲在监视器后观察。

 虽然这场戏的主角是苏友朋,可他的注意力却时不时瞟向一旁的张远。

 “他演戏蛮认真的,挺敬业。”

 赖水青带着香江口音的嗓音从杨涛身后传来。

 杨涛回头看了眼,随即也点点头。

 他自动默认对方夸的是张远,而非苏友朋。

 “的确,这场戏没他的词,所以他只需要在人群中站着就行。”

 “但即使这样,他也会对主角的表演做出反应,包括小动作,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