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翻滚的肚皮

第四百九十二章 成名的代价


 第二天,张远按计划来到了《伊莎贝拉》和《疯狂的石头》公用的那间展厅。

 导演彭浩相见他来了,这才慵懒起身。

 除他之外,其余《伊莎贝拉》剧组的成员也都百无聊赖的坐着。

 女主梁洛诗嫌无聊直接跑去逛街勾搭白人老外,压根就不见人影。

 这帮人如此无聊,主要是因为过去三天,来看的人已经寥寥,买片的人更是直接没有。

 张远记得《伊莎贝拉》最后获得了一个最佳电影音乐的银熊奖。

 这玩意对影片自身价值的加持很小,对电影音乐人倒是挺有帮助。

 “张远,我们这种小成本电影就是这样的。”

 “如果获奖的话还好些,没获奖,又没有大牌演员和导演,在电影节上就很难获得关注度。”

 彭浩相生怕张远觉得他们故意不好好帮忙推销,去华哥那边告状。

 张远压根没往那边想。

 不过他看到余文勒这反骨仔朝着他刻意的挤出了几丝微笑,好像在打招呼的样子。

 上次被彭浩相提醒过后,余文勒便小心了一些。

 而后无聊时看了遍张远拿来的《疯狂的石头》,发现里边竟然还有范氷氷!

 他们剧组的人立马察觉到,张远在大陆的关系网可能不简单。

 “没事的……”张远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示意他放轻松:“能帮我准备一下茶水和点心吗?”

 “一会儿会有一个大人物前来。”

 “哦,多准备一些茶水饮料吧。”

 “之后人还会更多。”

 “什么意思?”彭浩相不解。

 就在这时,小展厅外忽有客人到来。

 “张!”

 一个老白男大摇大摆的进了屋子,随后拉过张远就热情拥抱了一下。

 说实话,张远有些嫌弃。

 生怕染上什么不该得的病……

 彭浩相抬眼一瞧,随后立马长大了嘴巴。

 “哈维……”

 “这是谁?”见他如此反应,其余《伊莎贝拉》剧组的成员赶忙询问。

 彭浩相立马与几人大致介绍了一下。

 很快,剩下这些位也露出了同款表情。

 “哈维怎么对张远这么热情?”众人疑惑不解。

 “拍小成本电影却能找来范氷氷。”

 “来柏林卖片又能拉来哈维……”

 “他和哈维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们都不知道,哈维昨晚还邀请张远做同道中人呢。

 若不是张远害怕被他拉着击剑,俩人现在都已经达成“人生四大铁”中的一起嫖过娼了。

 杜文澤,黄秋牲,余文勒这几个反骨仔,见到张远时态度平平。

 平时去大陆开发布会时爱答不理。

 现在一见到哈维。

 好家伙!

 那腰弯的跟小龙虾似得。

 那脸上笑的,皱纹都能夹死蚊子。

 张远瞧见着几人的表现,心说自己得学。

 因为以后要是拍抗战剧,演个翻译官,皇协军什么的,只需套上他们几人此时的状态保准能惟妙惟肖。

 真真是“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可哈维也就表面嘻嘻哈哈,对这帮家伙根本没什么兴趣。

 而且越是舔他,他越把你当傻子看。

 哈维坐下后,彭浩相赶忙准备播放《疯狂的石头》,还亲自跑去端茶倒水。

 电影在国内的版本有98分钟,张远强烈要求宁昊将电影节上播出的版本剪到了88分钟。

 节奏更快才能抓住人。

 哈维原本也就打算假模假式的看几眼,然后就按照昨天和张远说好的开始走流程。

 可没想到的是,看着看着,这位还真看进去了。

 “《记忆碎片》。”

 “《两杆大烟枪》?”

 看到一半时,哈维就转头询问张远。

 “差不多,但赋予了很多华夏特色。”

 “哇哦!”哈维有些意外的感叹了一声。

 起初他还以为是什么文艺片,没想到还是部小成本商业片。

 如果是这样的片子,那放到北美的小影院中,再打上华夏版《两杆大烟枪》的广告,说不定还真能创造不少票房。

 反正对方说了,给我两年免费播出权

,怎么干都是赚的。

 哈维很满意。

 他发现这个华夏小子不光人很厉害,拍摄作品也绝非泛泛之作。

 88分钟过去,哈维看完全片,甚至还很满意的鼓起了掌。

 “我看到了华夏电影的创造力。”他给了评语。

 彭浩相见他这么给面子,赶忙也让这位顺便看一下自己的《伊莎贝拉》。

 哈维心说这片子和《疯狂的石头》放在一块,应该是同类型的吧。

 看看就看看,说不定也挺有意思。

 二十分钟后。

 “张,我今天挺忙的,现在就签约吧。”

 彭浩相:……

 《疯狂的石头》可是让哈维看满了全场的,结果一放《伊莎贝拉》,哈维觉得刚刚被《石头》打开的华夏小成本电影之门又被人给关上了……

 而当看到哈维与张远签下了50万美金的版权合约后,彭浩相和杜文澤几人更是眼红到差点滋血。

 50万美金,已经相当于,甚至还超过了《疯狂的石头》的制作成本。

 张远之所以定这个价格,就是想让哈维帮自己当价格之锚。

 他是北美大佬,自然财大气粗。

 别的欧洲小片商拿不出他那么多钱,但也会以他的价格作参考,再考虑到自己所处市场的人口和消费力,便能得出一个大致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