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传刀锋冷

第107章 相聚(第2页)

 顾章平道:“我们两兄弟的命,都是他救下来的,没有他的话,今天我们就回不到京城了。”

 伊宁闻言脸色一变,没有说话。

 “董昭又得了个红颜知己,是清源教慕容煦的孙女……”

 “啊?”小兰与林萍同时惊呼了起来。

 “阿萍,你家董昭到底有多少个红颜知己啊?”

 林萍腼腆的红着脸,说道:“白姐姐说过有个月溪姑娘,有个叶姑娘,至于慕容姑娘,我不知道……”

 小兰惊的下巴都快掉了:“昭哥这么厉害的吗?他要娶几个啊?”

 “哈哈哈哈,看不出来,你家董昭不仅练武厉害,想不到这寻花问柳,啊不,这风流倜傥的本事更是一绝啊!哈哈哈哈……”李麻子大笑出声来。

 伊宁耷拉下眼皮,不想听。

 这才多久,董昭就长这么多本事了吗?

 眼看一群年轻人聊的极其兴奋,几个老的有些坐不住了,伊宁忙道:“你们去……去偏厅。”

 高舒平会意,小兰马上起身,拉起林萍,带着一众年轻的公子们就去了偏厅了。而瑞王看着一群年轻人走开了,这才干咳一声,说道:“阿宁啊,接下来怎么办啊?还要打仗啊。”

 “地图。”

 瑞王忙拿出地图,摆在桌上来。

 伊宁仔细看着地图,手一指其中某处,问道:“静海军呢?”

 “今夜将至。”

 “真定军呢?”

 “明早到。”

 “河间军呢?”

 “后日。”

 伊宁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个半圆,圆心处正是遵化,蓟县一带,那是兀里的大军所在。随后她掰了掰手指,半晌后说道:“还少人。”

 “王将军的铁骑不是来了吗?”高询道。

 “算进去了。”

 “还少多少?”

 “两万!”

 瑞王眉头一沉,不说话了,静海,真定,河间三军加起来已有五万,京中如今可动用出战的最多也是五万,王烈带来了两万铁骑,仍然只有十二万人,而兀里,应该不会少于十二万人,现在估计在十四万左右。

 从何处抽两万呢?

 伊宁望向了宣府。

 “昝敏很可能会对宣府动手,宣府处阜平,天雄,靖肃三军如今不过两万八千余人,这不能动啊!”贾班惊道。

 “昝敏……打多久了?”伊宁抬头问道。

 王烈答道:“昝敏自十月底出现在黄羊谷外,十一月初五出现在破虏口,如今已是十一月三十日了,他动兵已经一月有余!”

 “可以抽!”伊宁一拳砸在地图上,神色坚定道。

 “从宣府再抽两万吗?”华锋问道,华锋是华卿的大伯,华卿还在扬州当知府没回来呢。

 “抽!”

 “伊宁,这太冒险了啊!”瑞王不敢置信的说道。

 “他断粮了!”伊宁斩钉截铁道。

 “你是说昝敏要断粮了?”王烈惊呼。

 “对。”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只要八千人守宣府,撑到昝敏断粮即可,剩下的两万人直接调过来跟兀里决战吗?”

 “就是如此!”伊宁重重道。

 “好!本王信你,本王这就禀报圣上!”瑞王如同吃下了定心丸一般。

 几个朝廷重臣的心也随着这句话定了下来。

 “先吃饭吧。”沈青不知何时,走了出来,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说道。

 “好。”

 往日冷冷清清的闲园今日热闹无比,大门一关,摆开宴席,足足坐了四桌之多,就连几个大官带来的小厮们都被摁在桌上吃席,一个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热闹无比。

 “可惜昭哥跟嫂子没来,不然更热闹呢。”小兰夹起一块鱼道。

 “昭哥什么时候回京?”林萍放下筷子问道。

 “仗打完了应该就会回来了。”沈青答道。

 “那我在这里等他!”林萍认真道。

 小兰拉起她的手,亲切的说道:“我的林妹妹啊,这儿是你宁姐姐的家,这儿也有昭哥的房间,你在这里不要见外,就当自己家一样,我们以后就是你的亲人,怎么样?”

 “嗯……谢谢兰姐姐!”林萍很感动。

 而另一桌上,伊宁跟几个公子聊了起来。

 “华卿什么时候回来啊?”贾和问道。

 高舒平道:“这得问华大人啊。”

 贾和看向了华锋,这个头发还没白的老头,是华卿的大伯。

 “华叔,华卿何时回来啊?”

 华锋抬头,吞下一块肥肉道:“他如今是扬州知府,一方父母官,若要回京,还需圣上下诏命他回京述职方可。”

 “这样啊……”贾和叹了口气,他们六个如今真是聚少离多。

 “或许等鞑子退了,他就能回京述职了。”华锋笑了笑说道。

 与华锋说完,贾和叹了口气,而伊宁的目光却瞥向了正在干饭的顾章和,苏骅也看了过来,顾章和一抬头,便见到了两道灼热的目光,他情知两人为何看着他,于是放下了碗筷。

 “章和。”伊宁喊道。

 “啊,宁姐。”顾章和连忙答应。

 “定亲吧。”

 “啊?”顾章和闻言忽然不知所措,吓得筷子一掉。

 苏骅淡淡开口:“你们既然相互喜欢,还藏着掖着干嘛?小兰已经回来了,你也回来了,趁此机会,你俩把亲定了,岂不美哉?”

 “我……我……”顾章和支支吾吾。

 “章和啊,男子汉大丈夫,扭扭捏捏作甚?你就说吧,你喜不喜欢蕙兰姑娘?”李麻子大声道。

 李麻子声音很大,满堂人都听到了,一时都朝这边看了过来,而小兰则低下了头,活泼的脸一下变得腼腆起来,一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我……我在边关,经常出生入死,我怕……”顾章和有些局促。

 “那又如何?”伊宁反问道。

 顾章和道:“堆马山上,我以为要死,古宁关外,我也以为必死,我一个军人,脑袋时刻挂在腰带上,万一有个好歹,蕙兰岂不是要守寡……”

 “章和,你怎么能这么想?照你这么说,岂不是当一天兵,就一辈子都不成亲了?”李麻子对他的说法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