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五年(第2页)

 周家镇并不大,周长河没走多远便来到了镇子边缘,正好眺望茫茫稻田,稻田之中有一伙人正于田中蓄水除害,照看稻穗的长势。

 那是周长河的二儿子周承阳,在承字辈中排第二,年岁十八。

 随着周家族学的不断熏陶教化,周承乾这代人也渐渐脱去了周长河那代人身上的土气,虽各自仍有性情上的缺陷,但个个也明辨是非,知慧明礼,颇有以文传家的势头。

 周承阳无意间抬头张望,便望到了镇子边缘的周长河,立刻高兴地小跑了过来,将一株有些殷实的稻穗呈给周长河看。

 “父亲,这是孩儿和几位弟弟一同发现的特殊稻穗,其结的稻谷比寻常稻穗足足多了三成,若是能将其栽培出来,应该能养活更多的人。”

 “孩儿想试试,看看能不能让其繁衍出更多的好稻穗来。”

 周长河淡笑着望着周承阳,“我都支持你,镇东那十亩地便交给你们去弄吧。”

 这些年,他的孩子也有十六个之多,但却无一人有仙缘,周长河也渐渐看开了,不再那么执着,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器。

 周承乾治家有方,周长河便将其安排在商号不断历练,待到以后便由其治家。

 周承阳于庄稼有所喜好,周长河自然也是极力支持,若是能培育出更好的稻穗来,也是一件利民之事。

 再如周承彦好学,周承桦喜琴,周倩淑好刺绣……

 这其实也是周家的教育之法,族学只是教读书识字明辨是非,爱家敬老,如何治家。而对于他们的喜好,却是不过多的干涉。

 毕竟,仙族的兴盛,最重要的便是修士不绝。其余凡俗族人若是有所成就那自然最好,没有也无妨。

 周长河回首望着不远处的白溪山,随后笑着便往山上走去。

 白溪山四峰经过五年的不断发展,也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明峰最为高耸,其山腰间的屋舍楼宇多了不少,向着山脚不断搭建。而山巅却生长着许多高大粗壮的树木,乃至是遮蔽了整个山顶,不断向山下蔓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