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乱世流民6(第2页)

 衣服是二手的也就罢了,这亵衣亵裤还是二手的。

 保不准也是那叫素喜的。

 穿别人穿过的贴身内裤,她不太能接受。

 没有那条件也就算了,咱有条件还是得讲究些的。

 套上李大婶准备的中衣和外衫。

 “哎呦,这一洗干净就看出来是个女娃了。身上也没有多脏,怎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李大婶絮絮叨叨的抱上她那几套脏衣服。

 “呀,这里衣,面料不错。”说着用手揉搓了两把。“是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吧?可惜了,遇到那样的年景,不然也落不到如今这个地步。”

 时萋拽了拽离手腕还有一段距离的袖口没有答话,多说多错。

 也没有必要逢人就给个解释。

 说一个谎,后头得用无数个谎来圆,还不如一问三不知的好。

 看时萋不愿意多提,李大婶也没再追问。

 收拾了沐浴的水桶,
 

就带着时萋去了学堂。

 之前李大婶提到的七人都在学堂里。

 因是年初夏知州上任才设立的机构,讲学夫子也是刚刚给几人开蒙。

 时萋被安排坐到后排,跟着听了半天的课。

 她听得认真,但其余几个人则不停的回头打量她。

 惹的夫子不停的拍打戒尺,最后叹息着散了学。

 等夫子背着手离开后。

 几个孩子一窝蜂的围到时萋面前,七嘴八舌打听。

 只是没打听出时萋什么事。

 你一言我一语间,时萋把这几个人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与她认知的稍微有些出入。

 这些孩子并不全是孤儿。

 比如四岁的男童柳柱儿,他家里还有个爹。

 只是家里穷抚养不起,柳柱儿爹又是个懒汉,在娘子死后也依旧如原来一样不管孩子的吃喝拉撒。

 这才被其他看不过眼的亲属给送了过来。

 还有尚三妮,父母健在只是把她丢弃之后不知所踪了,她清楚的记着自己名叫三妮,爹姓尚。

 除了这两人外,其他的孩子则是父母已亡故,亦或是与家人失散。

 有些因年纪小而失去父母,并不知自己姓甚名谁的。

 到了慈幼局后,统一跟着夏知州姓,比如三个女孩子最小的一个,叫做夏小雨。

 三岁的夏小雨来的时候并不怎么记事。

 如今更是连父母都忘记了。

 七人里,年纪最大的就是李大婶嘴里的素喜。

 平素喜和时萋一样,是跟着父母逃亡时走散的。

 他家住囊水县,离边境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