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加急报蠢(第2页)

 此时,周绪周大将军,正在翻看萧宪萧大将军送来的亲笔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周绪捋了捋自己下颌的美髯,低哼了一声:“定国公?好大的派头。”

 周昶站在父亲身边,低声道:“爹,从前咱们比范阳军是弱了一些,但是这一两年时间,范阳军千里迢迢赶去关中,兵力几乎没有增多,咱们平卢军,现在已经不怕范阳军了。”

 “他们拿着朝廷的一纸文书,就伸手跟我们要地盘,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萧大将军占据京城的这段时间,不仅被朝廷封做了定国公,同时还兼任了河北道的招讨观察使。

 说的再直白一些,朝廷几乎就是把河北道,割让给了这位范阳节度使。

 而现在,萧宪萧大将军,已经在返回范阳的路上,范阳军与平卢军之间,就有了一些地盘上的“重合”。

 说白了,就是平卢军这段时间,占了几个属于河北道的地盘,现在萧宪已经写信过来讨要了。

 此时此刻,不管是朝堂里的高官,还是地方上这些节度使,都已经默认接下来天下会进入一段漫长的,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的割据时代。

 因为这个当口,各个地方的实力都还比较均衡,并没有出现什么一家独大的情况,更没有人展现出了足够一统天下的能力。

 这其实,要归功于先皇帝。

 先皇帝虽然没怎么干正经事,但是作为皇帝来说,他并不算太失职,至少在地方平衡上,他做的相当不错。

 比如说,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朔方节度使韦全忠,就很好的压制,或者说平衡了其

他老牌节度使的势力,让地方势力始终没有出现失控。

 最后,大周朝廷迅速衰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身太过孱弱,已经兜不住最基本的场子了,而不是因为某个势力猛然崛起。

 而且,正因为先皇帝把地方势力均衡的很好,这会儿哪怕朝廷已经相当孱弱,但是各地地方势力,基本上谁都奈何不了谁。

 这种形势之下,按照正常的情况往下进展,的确会进入一段漫长的割据混战时期,要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出现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这个形势,李仝萧宪,乃至于周绪这些人,都是默认的。

 也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现在抢下来的地盘,基本上就会成为他们以后的“王国”地盘,到现在,哪怕是一州一郡的地盘,都要下场去争去抢。

 多一点地盘,将来就多一分机会,哪怕不为自己争,也要为后世儿孙去争,给儿孙们多留下一点本钱。

 周绪背着手,看了看自己的儿子,随即又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文书,自言自语:“河北道招讨观察使,我还是第一回听见这么古怪的官职。”

 这个官职,完全就是把朝廷的观察处置使与招讨使两个职位,给强行缝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