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破财了(第3页)
众人都细细品味着,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孔颖达叹息了一声道:“哎~纪王真是大才,不但表达了自己的穷困潦倒,就算是骂我们读书人百无一用,也是那么有意境。如果纪王专心致学的话,定有一番成就。这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道尽了纪王此刻的心情。”孔颖达无奈的摇了摇头。
“百无一用是书生”李世民也在细细品味李慎做的这首诗
(我没有查到贞观有多少读书人,只查到唐朝全盛时期有读书人640多万。不过不是贞观。但是可以根据一些记载可以推测一下。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
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
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20-50。
唐朝初期有360州,1557个县。一年近几万生徒,州县学每年都要补齐数量。而这里还不算各州县官员子女。
唐朝文武官员总数最少也要一两万人,通史记载唐朝最多的时候有官员十八万。
所以我个人推测这个时期唐朝的读书人最少也要二十万人,还有很多商人的子女是不去书院读书的,二十请的先生。唐律商人的子女不允考科举,但没说不让读书。做买卖不认识字他能行么。全大唐做生意的人就应该有不少。
据考古专家推测长安东市有商铺七万三千个。所以我觉得唐朝读书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少。唐朝科举每年都有几千人附和条件的。
而百姓的识字也很高,简单的日常还是很多百姓知道的。官府贴的告示,收税贯的通告。你要不认识几个字不吃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