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短视,人性如此(第2页)

 陶大强闭上了嘴巴。

 他确定一定会把这个秘密保守下去,就连自己的老爹也不说。

 李龙

并没有告诉他要保密,但陶大强怕了。

 自己这边已经惹了两次祸了,按常理来说,换个人早把自己赶走了。

 龙哥仁义,所以还让自己跟着他干,但自己不能再干那样没品的事情了。

 两个人回到李家,累得气喘吁吁,但也只是抹了一把汗,就开始择鱼。

 李家人一起齐上阵,先把小沟鱼倒进盆里,把死掉的和小鲫鱼捡出来。

 那边李龙已经开始择网上的大小鱼。

 “小龙还是厉害,每天这网上大小鱼都不不少!”梁月梅夸着说。

 “碰到王财迷了没有?”李建国一边细心择鱼一边问着话。

 他择鱼比李龙细心多了,基本上是尽量保证不弄断一点点细丝。李龙就不一样了,大手大脚的,那鱼择不下来,干脆就把粘网上的细丝给扯断。这就让李建国时不时的皱一下眉头,这个浪费啊!

 不过弟弟能赚钱,他也没啥话说。皱眉纯粹是一个节俭习惯了的人看不得浪费和破坏。

 “看到了,”李龙突然就笑了,把手头的那个大板鲫扔到边上,那鱼扑腾两下,李龙说道:

 “王财迷下网,把两头都绑了,下成拦河网了……哈哈哈哈……”

 “啥?他咋能这下哩?”李青侠听了也有些意外,“那粘网哪能那样下啊?”

 “他们没下过网。”李建国摇了摇头说,“别说他,咱队里有一大半人家都没下过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不知道咋吃小鱼。原来队里最早住在这里的,我们过来的时候看路边沟里都有不少鱼,他们宁愿吃野菜也不吃鱼,我们就问他们为啥,他们说大鱼还能尝尝,小鱼刺太多,不好吃。”

 “那真是……”李青侠没话了。

 “作的。”杜春芳一边择鱼一边小声嘀咕,“饿上三五天,啥不吃?”

 李龙觉得老娘的思维方式也挺好玩,不过想想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真的饿过肚子的,这想笑的心思立刻就没了。

 没有挨过饿的人,是没资格评价这些跟着共和国一路走过来的老人的。

 “那你给他说没?”李建国问了一句。

 “没有,他不问我才不说哩。”李龙扬了扬头,“艺不贱卖技不轻传,我直接给他说,他反倒觉得这不算啥。等他栽了跟头,或者能虚心过来请教,那我才能说。”

 “是这个道理。”李建国很欣慰,自己的这个弟弟,懂人情事故了。

 这倒不是故弄玄虚,主要是你就是主动告诉他,他也不会觉得你是在帮他——有些人,是真的不值得帮。

 善良也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鱼择好,李龙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李建国和陶大强他们已经把鱼袋子绑好放在了自行车后座上。

 李青侠有些不放心,问李龙:

 “那你一个人……”

 李龙拍了拍身后的枪袋子说道:

 “老爹,有这玩意儿在,来十个八个,我也不怕!”

 “那行。”李青侠点点头算是放心了,不过还是叮嘱了一句:“就算你有身份,但那东西还是别轻易拿出来。”

 “那我知道哩。”李龙让老爹放心。

 带着李娟骑着自行车出了村子,他看到王财迷和孟志强也背着口袋匆匆走了出来。

 “有辆自行车就是好啊!”孟志强看着李龙的背影很是羡慕。

 这到县城十公里的路,李龙骑着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就到,他们得走一个多小时。

 “看李龙那袋子里那么多鱼,咱咋就这么一点哩?”孟志强见王财迷不说话,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他下到海子中间去了,那里鱼自然多,咱下到边上,鱼少是应该的。”

 王财迷虽然是这样的解释,也很合理,但他自己心里也不服。

 两条网,逮的鱼加起来不到五公斤,最大的一条是不到一公斤的鲤鱼。虽然在小海子那里说着一条又一条,但其实就逮着了那么几条鱼。

 王财迷很是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