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热了,该回家了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哪怕是在山里,大中午的时候也能感觉到阳光的威力.

 好在只要躲在荫凉下,就能避开阳光直接带来的物理伤害,甚至还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

 中午饭比较简单,凉拌了蘑菇,屋里炉子上烤的馒头片,鹿肉汤,再加上煮出来的肉。

 李龙吃饱喝足便不想动了。不过燷好的肉和油还得盛出来,不然在锅里浸住了就不好取了。

 那些煮过的肉也干脆拿出来,再抹上盐挂绳子上晾上。风干肉原本大都是以生肉来做,李龙弄成熟肉就是想着吃的时候方便一些。哪怕不好生火,直接撕下来一块也能吃。

 这些事情都弄好后,他就拿把椅子靠在木屋墙边坐着休息起来。

 一下午时间,李龙坐在这里有一个多小时,看时间差不多,站起来转了转。

 没有人来,说明这山里是真的空了。

 其实现在就可以走了,但这些收尾工作让他觉得还是继续一下吧。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龙开始把肉和贝母往回收。他想着明天再呆一天,不管后面还有没有人过来,他都要走了。

 已经差不多仁至义尽了,他也需要回家享受生活了。

 把东西收拾完准备回屋的时候,远处马蹄声响了起来。

 李龙往东面看,是波拉提。

 他骑着马小跑着来到了木屋跟前,翻身下马,从马鞍处取下两个绑在一起的袋子。

 “最后就这么多了。”波拉提说道,“我们巡山的时候,在山道上拦住的。那些人嘛,聪明的很,专门赶着太阳落山后走。以为我们都不管了——不过他们也不想一想嘛,这样出去,那北山后面狼有呢,咬掉了咋办呢?命不要了吗?”

 李龙摇了摇头,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世界上八成的可能都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比别人幸运。

 他打开袋子看了看,有些意外。

 表面上看,这两袋贝母都挺干净,应该是洗过的。抓一把在手里攥一攥,八成干,只需要再晒一天,就基本上干了。

 哪怕现在拿到收购站,估计工作人员也愿意收的,价格略低一点儿,但肯定比在自己这里卖着强。

 “行了行了,快点称一下,我还得赶回去呢。”波拉提说道,“这就是最后一次了。我估计后面也就没有了。”

 “嗯,我明后天也回县里了。”李龙去拿秤,边秤边说道,“后面有空再来山里,到时去林业队那边找你。”

 “好。这些都换成钱啊。”

 两袋贝母三十三公斤,李龙给了波拉提五百块钱。

 “这么多?”波拉提倒是没想到这两袋贝母能卖这么多钱。

 “嗯,”李龙笑笑,“比较干净,而且晒过的。”

 “那给你。”波拉提从中抽出一张大团绪递给李龙,“换一笼子酒!这么多的话,我得请大家喝酒呢!对了,肉也来一些!这是什么肉?”

 “鹿肉!”

 “好好好,鹿肉好!”波拉提又抽出一张大团结给李龙,“给我来几块,熟的吗?”

 “熟的。”

 李龙找了个袋子,给他装了一些鹿肉,又提了一笼子五升的酒给他。

 “好了,走了。李龙,好朋友!”波拉提笑着提着东西翻身上马,一扬鞭子,飞驰着往东而去。

 李龙把贝母提着放进屋子里,站门口往四周看了看,再无人影,他便关了门,扣上后,准备睡觉。

 第二天清早,天刚亮李龙就爬了起来。打开门便感觉到一股子凉意。哪怕已经五月,这山里早晚的温差还是很大。

 李龙紧了紧衣服,去厕所撒了尿后,便回来洗漱。

 把炉子引起来,烧水,然后便锁门,提着个包,背着枪往林子里走去。

 这一次出来不为打猎,主要是想弄一点珍贵的食材,以后想吃就不好弄了。

 五月份,山里的羊肚菌该出来了。

 羊肚菌这种东西,对于山外的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哪怕距离北天山不过几十公里,李龙所在的村里人,大部分是真的不知道其存在,以及长什么样子。

 信息封闭至此,还是很正常的。毕竟在没有智能手机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信息大爆炸之前,这些信息主要还是以口口相传为主。有些东西传错的,有些东西传到某一个环节会被人人为的隐藏起来,中断了传播,那么消息就相当于被截断了,没了。

 有些人不相信在大山里的

人明知道有些东西很稀有却不拿去赚钱,这还真就是不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哈萨克牧民在二十一世纪初之前,基本上是不吃野菜不吃蘑菇的。这些东西基本上不在他们食谱范围之列。

 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十年代,有些本地牧民还在嘲笑那些进山挖野菜的汉族人是吃草的人。

 那时候他们也不理解汉族人为什么会吃蘑菇。在他们眼里,一公斤价值上千元,一度曾经炒到两三千元的羊肚菌,并不比几公斤洋芋或者皮芽子珍贵。

 大部分人的确是这么看待的。

 但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掌握这些少数信息的人,有些凭着这些信息发了财,有些根本不在意这些,所以也就让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