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干什么的都想来凑个热闹


 第二天,顾晓霞吃过早饭去上班,李龙把厨房里院子里收拾完,然后开着拖拉机出门去队里。

 他直接来到了队长许成军的家里。

 许成军已经吃过了早饭,正在院子里戴着烂手套抽着苇子。

 李龙从拖拉机上下来,看着他们家南腰墙跟上堆着一些扎好的苇把子,让雪盖了一半,摇了摇头。

 “哟,小龙来了?”许成军嘴里叼着莫合烟站起来说道:

 “咋样?这苇把子的活还能不能干了?”

 “能干。”

 “嘿,能干就好,大家都等着呢。”马红梅在那边喂猪回来,提着猪食桶,笑着说道:

 “今年要多少个?我看抬把子和大扫把都比去年多,是不是苇把子也要的多?价格也能高点是吧?”

 李龙摆摆手说:

 “队长,嫂子,这苇把子标准变了,你们家扎好的这个不能用。”

 “咋不能用?”许成军听着一下子就有点慌,“你快说?新标准是啥?”

 “二十根苇子,三道细铁丝没变,两米五的长度也没变。”

 “二十根啊……”许成军喃喃说道。

 “那价格呢?”马红梅最在意的是这个。

 “我收三毛一个。”李龙说道。

 他吃两毛钱的回扣,中规中矩。去年苇把子行价从村民手里收是一毛钱。今年材料要求多了,但价格也提高了,而且提的多,想来大家应该会满意。

 “行,三毛好啊。”马红梅一下子就估算到,自己家现在存的苇子能打不到一千的苇把子,现在大半的苇子已经抽完,光扎的话,要不了半个月就搞完了。

 这半个月时间搞个两三百块钱,值啊!

 “队长,我用大喇叭给大家通知一下。”李龙又说道。

 “行,你去通知吧,咋开还知道吧?”许成军还在想着这苇把子变标准的事情。家里那些扎好的苇把子要怎么利用起来呢?

 李龙进屋,坐在桌前打开大喇叭的开关,用手敲了敲,感觉到了回声后,吹了吹气,然后全队人都听到了声音:

 “噗噗,噗!噗!社员同志们,我是李龙,我是李龙!给大家通知一个事情……”

 李龙听着好像感觉没有回响,他扭头看马红梅在门口,便问道:

 “嫂子,有声音没?”

 “有有有!”马红梅急忙说道。

 这对话也通过大喇叭给放了出去,惹的不少听到声音的人都在笑。

 “这个李龙,还有点勺啊。”

 “闹笑话了嘛。”

 李龙并不知道,知道也不会在意,他继续说道:

 “给大家通知一个事情,苇把子的活已经下来了,两万个……”

 这声音一传出来,那些院子里堆着大垛苇子,许多已经抽出来的人家都笑了。

 眼下虽然下雪了,但苇把子的活没出来,许多人的心还悬在空中。

 现在听李龙说苇把子的任务接下来,大家脸上立刻就露出笑容。

 这下子可以赚到钱了。

 说实话四小队人出去比其他小队的人都自信的多,因为每年要比其他小队赚取更多的钱,过的也比其他小队的人过的好。

 这就导致这边的年轻人找对象都比其他队年轻人要容易一些。

 毕竟自行车的保有数在全乡算第一,拖拉机的数量也是。

 一步强步步强,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哪怕再怎么看不上李龙,在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挺感谢李龙了,毕竟是他给队里人带来了这些能赚钱的话。

 许建军看着院子里堆得高高的扎好的苇把子,干脆不干了,他打算等李龙说完后,就把这些装车拉到李家去。到时直接就把钱拿回来了。

 许建军对李龙不太友好,但他知道李龙在结账给钱方面从来不会出什么问题。只要东西合格,那给钱给的痛快的很。

 “……今年的标准变了,每个苇把子要求二十根苇子,三根铁丝,两米五的长度……”

 二十根苇子?

 许建军的笑容直接就僵在了脸上!

 他看着自己那边扎的得有六七百个的十根苇子的苇把子,然后扭头看向媳妇。

 他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想要从媳妇那里求证一下。

 然而,媳妇嘴里也是难以置信:

 “怎么变成了二十根苇子了?这上面搞啥麽?咋就这么折腾人

啊?家里这么多扎好的苇把子怎么办?”

 这报怨声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在说,许多人都在说,毕竟他们想着抢先一步把苇把子扎出来,多赚点钱。

 但错在把宝押错了,这玩意儿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农民自古如此,古代地租自己决定不了,米价麦价自己决定不了;现在农资价格自己决定不了,最后粮食的定价权自己也决定不了。

 李龙也没办法,这玩意儿标准制定者在上面,不是他。

 他记得很清楚,上一世在他离世前有一年,国际棉花价格非常好,当时到九月中旬前,各轧花厂都不敢开价收棉。

 南疆有个轧花厂等不及了,报出了九块七的收购价,棉农开心坏了。这虽然不是历史最高价,但却也是罕见的高价了。

 虽然这个价格比国际棉价要低,但总归比国家给的补贴价要高一些,农民能比往年多赚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