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五章 与其羡慕,不如行动(第2页)

 眼下一天能弄个十几二十公斤大鱼,到手就是十来二十块钱。

 要在李龙派大活的时候,这钱真不算啥。

 但眼下可是大冬天,队里大部分人呆在家里,就只出不进,只花钱没挣钱的道儿。

 那野外的兔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套到的。

 所以这一天能进这么些钱,眼红的人可不少。

 不过这活也不是人人能干,别看砸冰窟窿掏鱼听着怪有趣的,队里有人跟风想干,只一天就不干了。

 冷不说,最开始砸出来的冰窟窿并不一定出鱼。

 李家、陶家、梁家兄弟、孟家这些人这几年都在小海子上,无论冬夏都在逮鱼,自然知道哪里水深聚鱼。

 你随便打个冰窟窿,水浅不到一米,那里鱼能来吗?

 而且这玩意儿还要耐心,还要有一点点技术。

 有些人砸个冰窟窿,第一天没掏上鱼就放弃了。谁能知道那鱼也是有点耐心的。头一天动静那么大自然不会上前,第二天冰窟窿那里氧气透的多了,鱼自然就聚过来了。

 道理很简单,但如果不说,那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琢磨不透。

 看着这些人挣钱,队里其他人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羡慕有啥用?要么就谦虚点跟人学,提点东西到这些人家里,套套话请教一下。

 要么就学谢大发,去下兔子套,一天逮三五只兔子的话也能赚个十来块钱。

 要么就干看着吧。

 碰到虚心请教的,那李龙自然也不吝啬点拨几句,鱼打不完,钱赚不完,他已经走在了前头,远远的把本队的人抛在了后面。

 所以并不担心被别人超过。

 新庄子居民点,有女人看着李龙他们几个上了小海子,便去喊自己家男人,让去小海子掏鱼。

 李龙收鱼的事情全村都知道,陶大勇跟着就干了几天,手里就已经多了几十块钱。

 他那性格很难不去门市部得瑟一下。

 所以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要去逮着大鱼,李龙包收。

 这真就解决了许多人的后顾之忧,人家都包收了,你还犹豫个啥?

 但就有些男人并不愿意去。

 “去干啥?大冷天,呆在炕头上多舒服?家里缺那块儿八毛钱吗?”这是一些男人的说法。

 还有的干脆就躲着女人,出去玩了。串门子一串一天,说也说不着。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去打鱼,那心思杂了,说不清。

 李龙三个到了冰窟窿那里,敲开上面薄薄的一层冰,等会儿就开始捞鱼。

 三九天是掏鱼的高峰期,过了这段时间,天气没那么冷了,鱼也少了,往这冰窟窿这里来的也少了。

 “大哥,这段时间收的鱼,也快有一吨了吧?”李龙边掏边大声问大哥。

 “那快有了。”李建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想了想说道,“要加上我和老爹掏的鱼,那真就差不多了。”

 他手头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

 就算李龙不说,那他也得说一声了。这两天收鱼还用的是老爷子的钱。

 “大哥,再掏两天,咱们小年之前,就去把鱼卖了吧。明天我把羊下水拉过来,队里要有人买,那就全都让队里人拉走。”

 李龙想想大哥说的也对。去卖鱼比较单纯一下,拉二三十盘羊下水,不够麻烦的。毕竟量少,还是直接卖鱼比较好吆喝。

 李建国没说话,李青侠直接应了一声。收了这么多鱼,他早就想着赶紧去石城,把这鱼换成钱了。眼下看着这么一大堆鱼,光收不卖,这兜里的钱一直往外出,心里不得劲啊。

 李青侠、李建国和李龙三个轮流在两个冰窟

窿里掏,李龙休息的时候往冰面上一看,咦?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冰面上又多了几伙子人。

 这些人选了一块离其他人比较远的地方开始凿冰窟窿,声音还挺大。

 远远看过去,还真是队里的人。

 这也是打算掏鱼吗?

 李龙乐了,挺好,知道出力挣钱,就挺好。

 他干脆过去看看,发现还真是队里的人。新来的三家人,两家不熟悉,李龙过去就是打个招呼,另外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贾卫东。

 贾卫东是带着媳妇一起过来的,两个人拿着钢钎、铁锨一起在砸冰窟窿。

 看到李龙过来,贾卫东扯了扯嘴角,就是笑了。

 他媳妇倒是主动开了口:

 “小龙过来了,俺也想着掏些鱼,你那里还收吧?”

 “收,还能收一个星期吧。”

 听李龙说还收一个星期,贾卫东点点头,继续拿钢钎砸冰。

 李龙看了看他们所在的位置,忍不住说道:

 “卫东,你这位置不太好,这看着离西岸比较远,其实这一片下面水不深,鱼聚不过来。”

 “啊?”贾卫东疑惑的停了手,他媳妇看着挖了有近一半的冰窟窿,也停了手。

 “你看看,”李龙指了指其他几大块空地:

 “那边都有人挖过,不出鱼,就走了。你看我们,大强那边,大成那边,都是找的深水区,附近还没苇子,水深鱼就多,附近没有苇子,那外面空气进不去,鱼就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