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又是一个新年(第2页)

 他用的是醋萃,这样时间短点儿,方便。

 因为是初开始实验,所以他用的是两块脊椎骨。

 等到了下午,看着处理好的虎骨,李龙还挺满意。

 第一次炮制,没失败。

 接下来就是炮酒了。

 虎骨酒的方子有简单有复杂的,李龙用的是比较简单的。一些配用的药材,他从药材公司那里买到了。

 泡酒用的也是玻璃瓶子。多跑几趟食品厂的酒厂他才知道,原来酒厂是有大玻璃瓶子的。

 这时候烧制玻璃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了。

 李龙就是有点可惜自己先前泡的那些酒。

 好在虎骨泡在酒里,本身也是一种炮制的过程,他打算等过完年有空了把那些虎骨取出来再重新的处理一下。

 南院子,韩芳从外面玩回来后,问杨秀兰:

 “娘,咱们家贴不贴对联?”

 “不贴了。”杨秀兰已经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她扭头看了一眼摆在供桌上的韩斌的照片,然后对韩芳说道:

 “今年你爹没了,按规矩,咱们家三年不能贴对联。”

 “哦,那我知道了。”韩芳过去看看,给自己的爹上了香,然后又乖乖的去写作业了。

 这时候的作业并不多,韩芳的已经写完了,她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加的码,把原来课本上的内容再抄一遍。

 孩子太懂事太乖,杨秀兰欣慰,但也有些心疼。自己小的时候虽然生活不好,但在村里还有人一起玩。

 小芳除了学校的同学,真就没什么玩伴了。这个年纪,应该还是喜欢玩耍的年纪。

 但身在这个家庭,玩耍对于她来说,真的就挺奢侈的了。

 等过了年……过了年,两个人再回到大院子,应该就会好一些吧。至少在那里,韩芳和旁边的邻居的孩子还能一起玩一玩。

 在这里虽然生活的时间不短,但附近的邻居,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母女俩。

 挺麻烦的。闲下来后,杨秀兰才发现,自己这些时候,有些忽略自己女儿了。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这时候的父母,能给孩子温饱,能不让孩子受欺负,就差不多了。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感受。

 她能看出来韩芳对于父亲的过世并不是特别的悲伤,有些失落,却又有些轻松。至少女儿接下来上学什么的,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教育局放三天假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不过除夕这天就上了半天班,下午就放假了。

 李龙这边已经把东西收拾好放进了吉普车里,等顾晓霞一下班,就拉着她回了四小队。

 大院子的门口已经贴上了福字和对联,显得喜气,但并不浓。

 没有中国结,没有灯笼,显得有点单薄。

 不过李龙并不在意,真正的根子在四小队,那边过年才高兴。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肯定好看,家里一定做了不少好吃的吧。

 吉普车往回开的时候,李龙和顾晓霞两个就在猜测着这些。虽然已经结婚了,但在老爹老娘,大哥大嫂面前,他们两个还算小,家里这些东西也不需要准备。

 过年了,最多就在自家屋子里摆些瓜子糖之类的,等着人拜年就好。

 至于吃饭之类的,肯定是要在大哥房子的。

 路上,他们也聊到了杨大姐和韩芳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真没办法,只能等时间沉淀,淡化悲伤吧。

 玛县这个时候虽然人口不多,比内地的那些县人少很多,但过年是全国人的节日,不少村子里,有人已经开始放起了鞭炮。

 北疆这边汉族人的村子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聚合,所以各种风俗不一样。

 有年三十中午吃饺子放炮的,有晚上吃饺子放炮的,还有晚上吃一顿丰盛晚餐的。

 当然,还有初一到初三连着三天早上都吃饺子的,不一而足。

 一阵一阵的鞭炮声慢慢变连续起来。这年头鞭炮的头数通常不是很多,一百二百五百一千的都有,两千以上的就少了,通常也不会买那么多的。

 所以鞭炮的响声就是短而响亮。

 等李龙他们到了四小队的时候,已经闻到空气中比较浓郁的硝烟味道了。

 吉普车开到大哥家院子的时候,老爹老娘,大哥大嫂都出来了。

 李龙下车,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搬下来。

 “那那些东西干啥?你那院子不用不吃了?”老娘杜春芳一如既往的公开偏袒着李龙。


 “有哩,我那边还有的多。”李龙特意指了指两罐子酒对老爹说:“这两罐子酒,放一个月后,老爹老娘,你们两个一个人一天喝一杯。”

 “嘿,那个后面说,快快进屋,外面冷!”

 一家子人提着东西进了屋,屋子里烧的暖烘烘的,李娟和李强不在,说是出去玩了。

 顾晓霞的肚子更加明显一些,梁月梅拉着她到床边,小声问着情况。

 今年冬天没打炕。家里条件好了,不用挤着睡了,加上有钱能拉更多的煤,就没打炕,主卧兼客厅这边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

 也不是多久没见,所以没聊一会儿,李龙去把吉普车开到了前院,放了水之后,收拾收拾这边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