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回到大院子,顾晓霞已经下班。

 距离预产期越来越近,她的小腹隆起也越来越高,应李龙的强烈要求,五月底前她就请假不上班了。

 不过顾晓霞依然想着把五月份剩下的这些天工作做完。

 其实单位那边王局也和她私下里谈了,眼下单位的工作不是很多,她目前的情况也算特殊,能请假就请假吧。

 这时候的妇女工作还是挺好做的,一方面女同志强烈要求和男同志一样工作,一方面对于女性干部照顾也是挺到位的。

 所以如果顾晓霞现在请假也不是不可以。现在的工作没有后世那么繁琐,更注重实用性。

 李龙回来的时候,顾晓霞已经在院子里走了几圈,然后才坐了下来。

 韩芳把大门打开,让吉普车进来,顾晓霞便缓缓站了起来。

 看到李龙把吉普车停到靠近东面厢房的位置后熄火下车,她笑着问道:

 “今天还顺利吧?”

 “挺顺利的。”李龙应了一声,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感觉到顾晓霞一切正常,这才说道:

 “明天大哥他们在山里挖一天贝母,后天一早就回来了,这样编抬把子的事情就算彻底结束了。

 贝母还能收个几天,你休假的时候我在山里的活也差不多完成,到时就能天天呆在家里了。”

 五月底完成自己的所有工作,六月份顾晓霞生产,李龙自然是要陪在身边的。

 这年头女人生孩子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后世那么高,大家通常只看到了那些出生的成功率,在农村甚至在几年前,大多数孩子还都是在自己家炕上出生的。

 聊了几句之后,李龙去把背囊里的那些羊肚菌拿出来,一部分泡上,准备洗干净,炖汤。

 另一部分则准备晒上留着慢慢吃。接下来几天李龙打算每天都搞一点回来,这样不需要专门腾出一段时间去搞,但也能把这些有营养好吃的东西弄回来。

 对于羊肚菌顾晓霞已经不陌生了,她看到后只是感叹着,自己什么时候能进山好好采一回蘑菇啊。

 “总有机会的,等生了孩子,明后年孩子稍微大点儿,我就开车带你们进山,泡温泉,采蘑菇,捡地瓢。”李龙边收拾边说。

 “李叔,那时候俺能去吗?”韩芳在边上帮忙,听着李龙说的这些事情,有些向往的问道。

 “你凑啥热闹?”杨大姐在厨房里听到韩芳的话,忍不住探头出来训斥一声。

 韩芳吐了吐舌头,倒也没生气。

 “能,明年或后年都能去。今年七月份……到时看吧。”李龙原想着说七月份可以,到时韩芳放假了。不过想想七月份顾晓霞才出月子,到时虽然有人照顾,但自己有可能到时要去割麦子,没空的。

 这事就没再说,李龙开始把吉普车后面的那些贝母扛出来往厢房里放。

 这些贝母已经是半干的,晒个三四天就能出售了。而且这些人原打算把贝母拉去县里卖的,所以收拾的挺干净,不需要李龙再重洗了。

 其实李龙也在猜测,是不是自己每次收完贝母都要在泉眼那里把贝母洗干净,这个程序影响到了那些挖贝母的人,所以他们最后准备出山的时候,也会腾出时间把贝母洗干净,至少这样评级会高一些。

 李龙猜测这一次贝母季结束,自己说不定能最终收获到七八百公斤干贝母。

 总价即使不到四万,也差不多了。

 刨除掉成本,最终他的收益在两万多以上。

 比去年多多了。

 当然,编抬把子的利润也高多了,毕竟今年抬把子的数量要大许多。李龙想着有机会还得感谢一下钱主任,不是他自己也拿不到这么多的抬把子份额。

 当然也还好,今年的抬把子能按时按质量完成,也算没辜负了钱主任的信任。

 吃过晚饭,顾晓霞在院子里消食,李龙就去厢房把准备明天卖的贝母收拢起来。

 眼下每天基本上都能收拢一些贝母卖出去。去年收的贝母是可以在木屋那里晒干的,眼下李龙每天要回来,贝母放在那里就不安全了。

 倒不是不信任孙家强,主要还是如果把大量的贝母放在那里,万一有人铤而走险,聚拢三五个人把木屋抢了,孙家强也就危险了。

 这玩意儿谁也不敢保证。

 把一片同一时间晾晒的贝母收拢到一起,李龙随手拿起一颗手指一使劲,贝母被他捏成几块碎片。

 仔细看了看,挺干的。

 李龙满意的点点头。

 又随手拿起一

个,捏碎后发现干度差不多,便把这些贝母都收到一个袋子里。

 这一袋子有四十多公斤,如果都按一级品算的话,能卖个两千块钱。

 这样的挣钱方式,哪怕放在四十年后,也是许多人做不到的,何况现在。

 李龙每次去卖贝母都能感受到周围那些到收购站里出售东西的人目光里的复杂情绪,羡慕嫉妒恨什么的,都有。

 当然,李龙也不在意。这年头赚钱已经慢慢变成很光荣的事情,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富带动后富的话有见识的人都能说两句。

 倒腾东西做二道贩子已经不再是受歧视或者被抓的行业了,许多人因此致富,商人也慢慢成为了正当职业,且因为富起来还会被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