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内鬼
“什么意思?”
钟馗一时间有些没明白,问道:“法师是说,有一队阴兵,在某家的禁制之内,接走了周眉?” 说着,钟馗的神色也严肃了起来。 地府阴兵,无敕命不得出,无阴符不得调。 二者缺一不可。 而能够行走在阳间的阴兵,无一例外都是阴符敕命俱全,这样的阴兵,行走在禁制之中自然无碍。 最关键的是,即便是钟馗,也不会去特意防备这个。 这不是有毛病吗。 地府阴兵在钟馗的禁制之内救走了酆都和地府的罪犯。 这句话也太小众了一点。 没人会想到这一点,钟馗也一样。 “但事实八成是如此。” 姜临神色有些难看的说道:“不久前,有一队阴兵借道钱塘,本以为是地府有什么行动,没有告知城隍,乃特事特办。但现在看来……” “地府……” 钟馗自然明白姜临的意思。 “法师稍候。” 钟馗闭上了眼睛,似乎在与什么存在沟通。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神色还是有些难看的说道:“地府遣将司,并没有派阴兵往钱塘借道。” 姜临闻言皱了皱眉头。 地府遣将司没有记录,那么只有两个可能。 要么,是这一队阴兵乃是出自更高存在的敕命,跳过了遣将司。 要么,就是拥有地府正印,但却并非完全受到地府管辖的阴兵。 姜临能想到的,钟馗自然也能够想到。 “法师认为,是哪一个可能?” 钟馗看向了姜临。 “真君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何必来问贫道?” 姜临笑着反问,但那笑容里却没有什么笑意。 因为不管是哪个可能,都代表着一件事。 阴间,有内鬼。 或者说,在这件事情上,阴间有某些存在,站在了和宋王同一条战线上。 “遣将司调兵,需阎罗印,但有混淆,酆都御史不饶。” “是以,某家认为,这一队阴兵并非是出自遣将司。” 遣将司调兵是有一条极为清晰的脉络的。 首先要上禀酆都,酆都御史下敕,而后阎罗用印,印与敕同行,才能降令到遣将司。 甚至细致到一兵一卒,何时出,何时归,都有极严苛的规章。 这其中每一个流程都不能跳过,更不能有丝毫的不对。 越过遣将司的流程直接调地府本部阴兵,这样的存在即便是在酆都,也是极为高位的大神。 比如,九元煞童大将军可以直接下敕,执酆都兵符,调动阴兵,乃至五猖兵马以及六洞天魔。 难不成九元煞童大将军是站在宋王这边的? 别闹了。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姜临还玩個屁,那基本意味着整个酆都,乃至于北极驱邪院都烂透了! 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那么,既然不是遣将司这边的问题,就只有一个可能。 地府阴兵,并非只有地府管辖的这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半独立”于地府之外。 “五方鬼帝……” 姜临说出了一个词,声音很轻,但却让钟馗微微点头。 能以正印正敕正符出阴间的阴兵,除了遣将司派遣之外,还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五方鬼帝麾下的兵马,可以越过遣将司。 要知道,五方鬼帝是“开府建牙”的,换而言之,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兵。 能够正儿八经出阴间,但不经过遣将司的,也只有五方鬼帝麾下的兵马了。 姜临深吸一口气,事情有点大条了。 阴间有内鬼,这个发现虽然让姜临感到惊讶,但也没有太过骇然。 毕竟,什么地方都不可能百分百干净。 可居然涉及到五方鬼帝,这就让姜临感觉到了离谱且抽象。 “这背后到底有多大的事,居然引的五方鬼帝都下场布局……” 姜临忍不住喃喃自语。 “不一定。” 钟馗比姜临冷静一些,或者说,比姜临更了解阴间。 “法师莫要忘了,五方鬼帝可以调兵,但五方鬼帝麾下也有将军,也能调兵。” 钟馗沉声说道:“原本,就算是五方鬼帝的麾下将军调兵,也不可能瞒过五方鬼帝本人。” “但现在不一样。” “大天尊转劫,紫微帝君不出紫微垣,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阴间也有了波动。” “如今的五方鬼帝,也早就被酆都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