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李善长纠集群臣弹劾皇长孙数条罪状


 当时的朝堂上,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谁也不敢替胡惟庸和他的党羽说情。 

 可是今天,朝堂上的气氛却完全变了。 

 不是朱元璋发火,只是朝臣中有人蠢蠢欲动。 

 这是要搞事啊。 

 人来的差不多了,朱元璋这才走入大殿。 

 他突然觉得,这朝中的气氛有点不对。 

 朱元璋的手指在宝座上轻轻敲打着,目光锐利地盯着下面。 

 他在一群官员中,发现了一个熟人。 

 李善长! 

 众大臣心中惴惴不安,唯有李善长一人悠闲自在。 

 就好像现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礼部尚书邵质,他的年纪要比李善长大一些,不过身体还算健康。 

 他的神色也很平静,但却带着一丝担忧。 

 朱元璋看着这两个人的异常,心中也隐隐有了猜测。 

 八成是因为大孙子的缘故。 

 但是,朝臣联合起来对自己施压。 

 朱元璋当然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 

 胡惟庸一案后,朱元璋废掉宰相,本意是为了集中皇权。 

 如今你李善长率领众臣向咱施加压力。 

 找死吗? 

 朱元璋嘿嘿一笑,然后对着那小太监微微颔首。 

 随后,那名小太监冲着满朝文武大声喊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此言一出,一群大臣顿时傻眼了。 

 皇上今天太反常了,自从朱元璋废了丞相,大明朝的很多政事就是在朝堂上商讨的。 

 因此,朝会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是从早晨开到正午。 

 可是,今天却让大家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还是朱元璋吗? 

 群臣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 

 李善长本想找个机会,让众臣将话题引到皇长孙朱雄英身上。 

 然后,他再站出来总结,对朱雄英进行致命一击。 

 他必须要让朱雄英为自己近期的所作所为,付出一些代价。 

 但现在朱元璋这么一弄,计划就进行不下去了。 

 李善长对着邵质连连使眼色,但对方根本就没有理会他。 

 “这便是所谓的大儒,这么快就怂了?”